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逾5成企業 樂用師範生
2009/05/19 23:36:24瀏覽366|回應0|推薦1
逾5成企業 樂用師範生
【聯合報╱記者湯雅雯/台北報導】
2009/05/19

師範生畢業只能當老師的觀念已過時。台師大昨天公布最新調查顯示,超過8成師範生有意從事非教職工作,近5成覺得不想從事教職的原因是「志不在此」、3成認為家長溺愛子女導致教師難為,還有2成7學生認為是「甄試難考」。
台師大委託1111人力銀行調查顯示,超過5成受訪企業表示樂於進用師範體系畢業生,有4成6企業曾進用師範生,以業務、客服、貿易人員居多。
調查顯示,現階段從事教職的師範生只有5成,另外一半師範生從事非教職工作,其中更超過8成師範生畢業後有意從事非教職工作,原因不外乎是少子化、老師職缺僧多粥少,不僅師範、教育院校轉型,學生也紛紛轉換跑道。
1111人力銀行副總兼發言人吳睿穎指出,企業普遍認為師範生的就業優勢為文字能力、責任感及口語表達能力佳;需要加強的能力則是應變能力、抗壓性、社交能力。
畢業於台師大數學系的羅任遠,大學畢業沒有實習,選擇念研究所,畢業後先至壽險公司服務,現階段積極準備精算師考試。他表示,因為看到不少學長姐考教師甄試考到「怕到了」,寧願先出社會工作,等時機好再回頭實習。
畢業於高師大英文系的李靖文,現在是晶華飯店人資副總。當過3年老師的她,覺得人格特質不適合當老師,決定到瑞士攻讀飯店管理。「師範生不一定要當老師。」她說,面試過無數學生,發現師範生優勢是責任感和流暢的口語表達。
台師大將在20日舉辦就業博覽會,超過70家廠商、1500個職缺釋出,包括電子科技、資訊服務、百貨零售等產業,配合師範畢業生多元化就業趨勢。



屏教大轉型 進軍科技產業
【聯合報╱記者翁禎霞/屏東縣報導】
2010/01/27

國立屏東教育大學近年積極轉型,99學年度起開設「電腦與智慧型機器人」與「先進薄膜製程」學士學位學程,並與產業界合作,讓學生在校學習現代光電科技、半導體製程與研發,未來就業也與科技產業界聯結。
屏教大師資結構不但居全國教育大學之冠,全校學生均可住校,近年招生屢創佳績。為突破教育大學過去給人的刻板印象,學校近年投入近一億元經費,充實理學院設備及師資延攬,讓學生可以直接與科技產業接軌。
今年9月起開設的「電腦與智慧型機器人」與「先進薄膜製」,每一學程各招收40名學生,考生在今年指考後,即可選填這兩項新興學程,向科技產業邁進。
屏科大理學院院長李賢哲強調,學位學程是打破系所的限制,讓學生更能跨領域的學習,「智慧型機器人學程」還是全國唯一以發展智慧型機器人為主的學位學程,學校並與利基科技公司策略聯盟,就學期間學生就可直接到產業界實習。
「先進薄膜製程」是光電科技、半導體等不可缺少的技術,「雖是薄薄的一層,卻包括化學、物理、光電等科技」。學校還特別添購真空製程設備,並與業界成立聯合實驗室,讓學生更熟悉產業的實際運作。
李賢哲說,智慧型機器人與薄膜製程技術,已成為全球科技產業的重點之一,但有些學校提供的機器人課程只有約20至40學分,專攻薄膜製程技術的學校也不多,屏教大今年突破傳統,希望以全新的學位學程吸引學生的目光,成為「超夯學程」。

*評論
大畢生受到業界喜愛的新聞,已很久沒看到了。基本上,教育大學培養出來的學生,本身就具備一種「氣質」,是其他大學學生所欠缺的。不過,師培生未能當成 老師,而進入到企業界任職,倒給人一種楚材晉用的感覺。此外,教育大學的畢業生至業界上班,會不會排擠到技職院校畢業生的出路?而教育大學的畢業生若大部分都跑去企業上班的話,則學校是否要正名一下,不要再稱『教育大學』了?
我的擔憂,可以稍稍留意:至於餿主意,則請笑笑就好!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enxing&aid=2964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