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1/21 15:20:20瀏覽2581|回應0|推薦6 | |
這是我從號稱台灣唯一對PISA考題有研究的台南大學找到的PISA考題. 我的感覺是, 和我小時候參加過的閱讀比賽很像. 總之就是測量你對文字的理解能力. 要考這種測驗, 你確實不需要準備, 更無需對某些被列為經典的文章逐字逐句的分析與背誦. 我小學時去參加國中生的閱讀比賽, 我不認為我"學習"的東西和看過的文章比國中生多,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 "天地有正氣, 雜然賦流形"等名句也沒唸過, 照樣輕輕鬆鬆拿了地區比賽的第一名. 為什麼? 因為這種測驗其實就是智力測驗,比的是誰比較聰明, 而不是誰學得多, 學得熟. 當我們用PISA考試來取代現有的基測時, 就是在鼓勵同學比聰明就好, 努力學習不重要, 也不被鼓勵. 有考過GRE的人可以感覺出來GRE和 PISA的類似性. 因為GRE和PISA的原意都是用來做跨國性的評量. 每個國家的學生要學的東西不同, 都有不同的教育側重點. 為了要跨國性的招生, 就要一把跨國性的量尺想辦法去測量不同國家學生的學習潛能. 所以GRE和PISA都不會考需要具體學習的東西, 例如沙士比亞的劇作, 或史帝芬霍金的宇宙論, 而是考抽象的閱讀, 邏輯和推理能力. 但是請注意, 沒有一個國家是直接用GRE和PISA來取代傳統的學科評量的. 因為傳統的學科評量, 就是評鑑你對那些需要花時間學習才會的東西到底學了多少, GRE測不出一個美國學生對獨立革命歷史的了解, PISA也測不出法國學生對盧梭, 孟德斯鳩的理念有多少體會. 但到了台灣, 居然要用PISA直接取代基測, 這真是荒天下之大謬. 而北北基學區決定要用PISA, 這個決定也不知是誰做出來的. 某些學者強調PISA可以鼓勵學生的創造力, 學生從此不必死背. 這我一點也不同意. 我相信我來考PISA一定可以考高分, 但這只表示我比別人聰明, 但我的腦袋很可能空空如也. 學而不思則罔, 思而不學則殆. 過去的教育太強調"學"而不鼓勵思"思", 但現在卻走到另一個極端, 好像只要"思"就不必"學". 我相信人的腦袋中如果沒有東西, 不管你再聰明, 也不過是"聰明的原始人". 從生理上, 二十萬年前出現的現代智人就和我們現在一樣聰明, 但他們腦袋裏沒有我們這幾千年來累積的知識, 所以他們無法在現有的基礎上往前走. 難道, 我們是在鼓勵下一代都做些聰明的原始人嗎?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