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談情亦談葯, 那是安慰劑,
情義是心理學, 妳母校有心理系所,隸屬於理學院,已有50年的歷史 ,名師黃榮村出任教育部長,中國醫藥大學校長
隔行如隔山, 別急,
把書讀好再說 !
安慰劑效應(英語:placebo effect,源自拉丁文placebo解「我將安慰」),又名偽藥效應、假藥效應、代設劑效應指病人雖然獲得無效的治療,但卻「預料」或「相信」治療有效,而讓病患症狀得到舒緩的現象。
安慰劑效應於1955年由畢闕博士 (Henry K. Beecher)提出[1],亦理解為「非特定效應」 (non-specific effects)或受試者期望效應 (subject-expectancy effect)。
一個性質完全相反的效應亦同時存在——反安慰劑效應 (Nocebo effect):病人不相信治療有效,可能會令病情惡化。反安慰劑效應(拉丁文nocebo解「我將傷害」)可以使用檢測安慰劑效應相同的方法檢測出來。例如一組服用無效藥物的對照群組(control group),會出現病情惡化的現象。這個現象相信是由於接受藥物的人士對於藥物的效力抱有負面的態度,因而抵銷了安慰劑效應,出現了反安慰劑效應。這個效應並不是由所服用的藥物引起,而是基於病人心理上對康復的期望。
乎所有以這個對照方式進行的研究都顯示安慰劑對可改善病情。舉例:Kahn公佈了一項有關抗抑鬱藥的整合分析(meta-analysis),發現服用安慰劑的群組中出現自殺或企圖自殺的情況下降了30%,而服用抗抑鬱劑的群組則下降40%。
內生性鴉片
內生性鴉片(Endogenous opiates)是腦部釋出的化學物質,可產生鎮痛、麻醉的效果,亦可引起快樂的感覺。含有鴉片劑(opiates)的鴉片或藥物,能夠如同內生性鴉片一樣,刺激同一個腦部受體,引起興奮的感覺。增加釋放內生性鴉片,如腦內啡(endorphin),可引起快樂感覺,例子有性交及運動(跑者愉悅感,runner's high)。
2000年的一個研究顯示,丹麥有48%的普通科執業員在過去一年曾至少開出10次安慰劑予病人。最經常使用的安慰劑治療是以抗生素醫治病毒感染及以維生素醫治疲勞。(專科及醫院醫生則較少使用安慰劑。)[15]於2004年,英國醫學期刊(British Medical Journal,BMJ)刊出的一份研究指出,有60%的以色列醫生使用安慰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