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1/12 12:50:23瀏覽3620|回應8|推薦6 | |
聯合報最近在鼓吹一種美國正在"脫台傾中"的說法,旺報請我寫了一篇文章,雖然又臭又長,但因為部落格太久沒更新了,還是貼在這裏給大家參考 國際政治的變化就像地殼板塊的變動,你無法察覺板塊每分每秒的移動,但等你察覺時,往往是在發生海嘯、火山爆發或地震之後。美國著名冷戰史學家John Lewis Gaddis即以此來說明,為什麼蘇聯集團會在一夕之間崩潰,而世人在事前卻亳無察覺。 Gaddis的比喻很能說明為什麼政治科學家從來無法正確預測未來。但地殼板塊的移動畢竟太過緩慢。如果板塊的移動加快千倍,那麼就算感覺再遲緩的人都會感到事情正在起變化。 對中國的崛起及其對國際體系的影響,我們也可做如是觀。在1980年,中國的GDP只有美國的1/10。到2009年,中國的GDP成長了15倍,達到美國的1/3。中國的外匯存底已達2.4萬億美元,其中7000億美元用來購買美國公債,讓美國人可以繼續消費而不儲蓄。在09年底,更超越德國成為世界第一大出口國。雖然人均GDP在全世界只排到106名,還比不上泰國(94名),但從國家規模來講,中國在這30年來已大大拉近與美國的距離。 雖然從軍事角度來講,中國還遠遠不能和美國比肩。美國每年都花GDP的4%投入軍備,總額約在5000億美元左右。這個數字是美國以外全球所有國家的國防開銷總和。中國的軍備就算每年以10%成長,也還要花上30年才能追上美國。但在經濟上,中國再花20年左右,就可以達到美國的一半。而中國對美國的影響力並不需要等到那時才會展現。 2000年小布希剛就任美國總統時,美中實力差距尚大,小布希在美國間諜機被迫降落在中國海南的問題上,還是一副中國非乖乖聽話不可的姿態,但到了小布希任期後期,中美戰略夥伴的說法已經是華府外交圈的熱門話題。在歐巴馬上台後的2009年一整年,美國在解決金融危機時要靠中國,在全球暖化問題上也要靠中國,歐巴馬的重要外交智囊們更在四處提倡美中一體的想法。布里辛斯基提倡「兩國集團」,讓美中關係達到美歐、美日關係的密切度,而季辛吉更在倡議「中美命運共同體」的概念,把中美關係提升到冷戰時期美國與歐盟聯手的關係,由美中兩國共管太平洋。 美中之間由30年前的大人對小孩,到現在幾乎可以平起平坐,無疑是經濟實力拉近的結果。但美國的外交政策從來不會是一面倒,「既交往又避險」(engage and hedge)幾乎是美國人根深柢固的想法。而面對一個意識型態差距懸殊的大國的崛起,美國更不可能全然放棄避險的手段。所以,即使美中一體的說法甚囂塵上,美國還是不放棄美日安保同盟以及在日駐軍;對於中國的宿敵印度,美國還是要刻意拉攏,加強在核子能研究和軍事方面的合作。 台灣問題也一樣。在對中國「既交往又避險」的兩手策略下,美國不可能公然反對兩岸就政治議題展開協商,也不太可能把F16 C/D出售給台灣。但美國也未必樂見兩岸走得太近太快,至於反導彈系統、黑鷹直升機和柴油潛艦等,該賣的也還是會賣。驟論美國從此將「脫台傾中」,就像斷言美國將從此「脫日傾中」或「脫印傾中」一樣,都不是很客觀的說法。 但無論如何,過去30年來美中實力的快速拉近是我們這時代國際政治中最明顯的板塊變動。到了2009年,幾乎所有人都感受到了板塊變動的影響。對於這種變動要驟下斷語還嫌太早,但如果歷史真有教訓,那就是任何超級大國都是暫時的現象,而或遲或早,超級大國都要被迫放棄其獨一無二的地位,而試著學會妥協。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