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4/07 15:18:37瀏覽3097|回應14|推薦9 | |
最近因為「LV瑤瑤」和「A貨舒舒」兩個小女生,八○年代紅極一時的「物化」(objectification)概念又出了頭天,而且好像每個人都懂它的意思似的。 我當年頗交了幾個以女性主義為終身信仰,把「物化」二字當成口頭禪的女友。我對女性主義的態度一向是「不爭論」,因為作為一個男性,我是有「原罪」的。即便我對所謂「女性主義的國際關係理論」等時髦的思潮總覺得不大對勁,除了腹誹之外,我也從來不敢表示意見。 但這麼多年過去,我對女性主義最愛用的「物化」概念,還是有點不以為然。我的看法是:作為一種社會批判的理論,「物化」是很有意義也很銳利的概念。但就像所有概念一樣,它只能用來解釋特定的現象,在特定的範圍內運用,它不像女性主義者所想的那麼威利無窮,也不是無所不包。 「物化」的中心概念很簡單:就是把他人當成一個物(thing),當成一個工具(instrument or means)來看待。這就是康德道德哲學的第二公式:「人,而且從普遍來說每一個理性的存有者,就其本身來說都是目的,而不只是被其他意志任意利用的工具」(Man, and in general every rational being, exists as an end in himself and not merely as a means to be arbitrarily used by this or that will.) 。最早把「物化」發展成女性主義核心概念的Catharine MacKinnon和Andrea Dworkin,她們也是從康德哲學出發。 請注意,康德並不是講不可以把他人當成工具,而是不可以「只」(merely)把他人當成工具。原因很簡單,在日常生活中,每個人都會在不同情境下把別人當成工具,也被別人當成工具:工業部門的人把農人當成提供食物的工具,農人則把工業部門的人當成提供電視機、電冰箱的工具;老闆把員工當生產工具,員工也把老闆當成有薪水可賺的工具;父母把子女當成滿足社會期望或「養兒防老」的工具,子女也把父母當成繳學費或拿零用錢的工具;粉絲把林志玲當成性幻想的工具,林志玲也把粉絲當成生財工具…..。 更進一步說,在一個分工的社會,每一人都必須把別人當工具,自己也必須成為別人的工具。如果所有把別人當成工具的行為都不允許,社會的運作幾乎是不可能的。 所以,只有那些「只」把他人當成工具的行為才是需要被批判的。那麼,什麼是「只」把他人當成工具的行為呢?就我的理解,這種行為至少必須符合兩個標準: 1. 否定他人的自主性和自我決定的能力。 2. 忽視他人的主觀感受。 舉例來說,奴隸制度就是「只」把他人當成工具,也就是「物化」最純粹的形式。主人只把奴隸當成是幫自己生產和服務的工具,奴隸沒有決定要做什麼和不做什麼的自由,奴隸的快樂和痛苦更是完全不重要的問題。 強暴(或妨礙性自主)也是典型的「物化」他人的行為。施暴者只把被施暴當成滿足性慾的工具,被施暴者沒有願意不願意的問題,施暴者也不會去管被施暴者受到什麼樣的身體和心靈的傷害。 這些行為不但要受批判,而且要受法律的制裁。但除此之外,女性主義者所批判的「物化」現象,許多都不符合上述的標準,該不該禁止也都在兩可之間。 比方說嫖妓。嫖妓當然是把妓女當工具的行為,但它絕不是「只」當工具的行為。我們當然不能要求嫖客和妓女作愛時也要顧慮到妓女的感受,但妓女有決定要不要賣的自由,也有決定要怎麼賣的自由(譬如說要不要口交,准不准接吻,可不可以SM等等)。依現在的法律,就算雙方都脫光了衣服,如果妓女臨時決定不賣了,嫖客就不能強迫非做不可。就算做到一半,妓女覺得不舒服不幹了,嫖客依然不能強迫她非做完不可。 正因為嫖妓並不是「只」把他人當工具的行為,女性主義者的態度也就有所分歧。一派認為妓女應該正名為「性工作者」而合法化,一派則認為這是「物化」女性的行為而應該禁止。 再比方說日本AV片。AV片千遍一律的主題是,女人就是女人,只是男人的性工具,不 這當然是對女人的貶抑,但說到底,AV女優還是有做或不做的自我決定能力。有些女優只做有碼的,有些女優可以做無碼的。有些女優可以接受「口爆」,有些不行。女優被粉絲當性幻想工具,粉絲也被女優當成生財工具。這中間到底誰利用誰比較多,真是說不清楚的事。 扯回來,瑤瑤和舒舒的廣告算不算「物化」,或者說,是不是需要去批判或禁止的「物化」? 我的答案可以猜得出來,當然不算。她們的廣告是很直接刺激感官的那種,賣的都是巨乳的特寫鏡頭。但晃著F奶賣弄的性感,未必比林志玲那種蓋高尚的性感值得批判,也未必比陳思璇或白歆惠賣弄的長腿低俗。 我的一個女性朋友對我說,像我們這種年紀的人,可以感嘆兩個小女孩什麼不好做,竟然只能靠著做男人的性幻想工具賺錢。但如果我們知道瑤瑤現在可以月入百萬,恐怕要恨為什麼沒有F奶生在自己的身上了。 對不起,我好像說得太多了。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