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1/08 01:28:50瀏覽7746|回應8|推薦8 | |
教育部長鄭瑞城用「始作俑者」贊美創立蔣經國基會的創辦人毛高文。批評者認為,「始作俑者」是用來罵先創惡例的人,絕無贊美之意。但究其實,鄭瑞城的用法是對錯參半。 說鄭瑞城的用法算對,是因為從東漢趙岐的《孟子章句》以來,對於孔子這句「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的解釋就沒有對過。趙岐的解釋是,「俑,偶人也,用之送死。仲尼重人類,謂秦穆公時以三良殉葬本由有作俑者,惡其始造,故曰此人其無後嗣乎」,簡單說就是孔子認為「以人殉葬」是從「以俑殉葬」發展出來的,所以罵當初先發明俑殉的人應該絕子絕孫。但這明顯違背考古學的常識。在中國史上,以人殉葬在先,以俑殉葬在後,這是西周以後人道主義發展的表現,以仁為本的孔子怎麼可能讉責發明俑殉的人呢? 宋代朱熹覺得趙歧的解釋不通,但也並沒有改變「始作俑者,其無後乎」是孔子在罵人的看法,而是提出另一個理由。《四書孟子集注》說:「俑,從葬木偶人也。古之葬者,束草為人,以為從衛,謂之芻靈,略似人形而已,中古易之以俑,則有面目機髮而大似人矣,故孔子惡其不仁,而言其必無後也」。這是說,古代殉葬只是用略似人形的草人,後來出現了面目很像人的木俑,重視人類價值的孔子認為這是一種退步,所以才會開罵。但這個解釋顯然也不合古代是先有以人殉葬,後來才轉為以俑殉葬的常識。 既然都不通,我們就不得不認為孔子原話其實是贊美之詞。「始作俑者,其無後乎?」是反問的口氣,正如當我們問「難道那些革命家都沒有家庭嗎?」,我們並不是在責難革命家不顧家庭,而是在贊美他們犠牲小我完成大我的情操。所以孔子其實是在說,「最初以俑殉葬的人,難道他們不也和同時代那些以人殉葬的人一樣,也有後代要祭祖嗎?但他們還是用俑不用人」。如此一來,則《孟子梁惠王上》的原文「為民父母,行政不免於率獸而食人。惡在其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為其像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飢而死也?」,就應該解作「為民父母的官員,如果在行政上是率獸食人的苛待百姓,怎配為民父母?孔子說:當初剛開始用俑殉葬的人,難道他們沒有後代嗎?但還是因為俑像人所以不用人而用俑。那麼現在的官員又怎麼可以讓老百姓餓死呢?」 但話說回來,就算這番考據是正確的,依然不可能改變兩千年來「始作俑者」這個詞在漢語中的負面用法。按教育部的《成語典》是說:「始作俑者乃是指最初那個發明以俑陪葬的人,後來始作俑者則被用來比喻首創惡例的人」。中國大陸的《中華成語大辭典》的也解釋:「最初製作俑來殉葬的人,比喻惡劣風氣的創始者」。 語言的功能是與人溝通,當然要按約定俗成,不能強要人接受自己獨特的用法。例如立委洪秀柱指游錫堃為「狗」,既然一般人都理解此為污辱性言詞,法院自然得判決有罪,不能硬拗說「因為狗很可愛,所以反而是一種贊美」。就像雖然「罄竹難書」在《孫臏兵法》等某些古籍中也並沒有負面的意義,但時至今日,也就不能硬說「罄竹難書」也可以用來讚美某人的仁行義舉。 做政治人物最惡硬拗,鄭瑞城立刻對用錯成語表示不好意思,還算是比較誠懇的。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