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6/15 17:52:32瀏覽439|回應0|推薦6 | |
西湖湖濱慶春路近側, 佇立著飛檐翹角的風波亭,這是宋代名將嶽飛及其兒子嶽雲、部將張憲被害的地方; 宋代的風波亭早已毀於戰火, 如今的風波亭和風波橋是近年仿宋代樣式和風格的復制品。 嶽飛被害沈冤21年後,宋孝宗昭雪嶽飛冤案,將嶽飛遺骸遷葬棲霞嶺下,又將西湖“顯明寺”改為祭祀嶽飛的“嶽王廟”; 現在的嶽墳和嶽王廟, 劃歸於“精忠園 ”。 走近嶽墳, 首先看到的是石傭、石馬、石虎、石羊, 靜默的守護在墓道兩側, 經春秋、歷百代而依舊; 再往裏, 便是圓形的封土, 旁邊是嶽雲墓、張憲墓, 墓墻的兩邊, 是秦檜、秦妻王氏、張俊、萬俟的鐵鑄跪像. 嶽飛長眠了千秋, 跪像也跪了千年; 流芳百世與遺臭萬年, 崇敬與唾罵, 也便在這樣的一角, 在這樣的歷史一隅, 相望了千年。 走過了嶽墳, 又入嶽王廟; 三月的嶽王廟, 古柏森森, 更顯蔭涼靜穆, 帝王將相、文人墨客的楹聯與碑文, 充斥其間, 葉劍英的“心昭天日”, 沙孟海的“碧血丹心”, 啟功的“忠心常昭”, 劉海粟的“精忠報國”, 趙樸初的“浩氣長存”, ....清代徐氏女的:“ 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鐵無辜鑄佞臣。” 晚清吳邁的: “正邪自古同冰炭, 毀譽於今判偽真。” 乾隆時的兵部左侍郎吳芳培的: “千秋冤獄莫須有, 百戰忠魂歸去來。” ...; 謳忠良之高潔, 斥昏君兼佞臣; 系神緒於今古, 徒感喟於塵寰, ....。 「驛使不來春又老, 南北共, 斷人腸! 」, 「山外青山樓外樓, 西湖歌舞幾時休? 」; 西湖邊曾經的、虛浮的繁華, 昭示了南朝與南宋兩個王朝的共同的偏安氣象, 也遺落與世人一個長久的認知------越是孱弱的朝代, 統治者越是傾心於享樂; 國祚將亡之期, 必更淫逸瘋狂; 國勢飄搖之際, 也必是: 「遍地文官盡愛財, 滿朝武將皆畏死。」 今日的嶽飛墓, 靜對煙波浩渺的西湖, 憑遊者絡繹, 任日月鑒證。「奉詔班師,悵南宋偏安結此一局; 盡忠報國,壯西湖遺跡範我千秋。」 冤死於風波亭的嶽飛在九泉之下又能想些什麽? 白雲蒼狗, 世事流徙; 歷史的天空下總是忠奸並存, 真假同具, 善惡皆有的; 以古鑒今, 如嶽武穆般的坦蕩精誠, 無欲而剛者, 也没几人。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