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7/04 12:32:25瀏覽873|回應0|推薦1 | |
YST在他的有源相控陣雷達一文中,給大家解釋相控陣雷達原理,內容十分淺顯易懂。本人這裡補充一點,就是移相器和雷達照射距離,以及移相器跟電子掃描之間的關係。 每一個獨立的相控陣雷達發射接收單元,實際上都是一個獨立的雷達單元,也就是一個微型雷達。根據X波段的雷達特徵,這個單元的天線都有一定的直徑,不可能做得太小,否則無法發射和接收雷達信號。 首先說移相器和雷達照射距離之間的關係,由於每一個雷達單元的發射功率非常低,大約只有數瓦,YST的估計是正確的,不超過5瓦,遮也是一般低壓電路所能夠承受的電流壓力,如果要把發射功率做大,需要進行整個電路的擴容,擴容以後,電路在低壓大電流的條件下運行,需要非常粗的傳導銅線,整個雷達就會太重,並且非常容易發熱,不符合飛機的使用原則。所以一般的機載雷達單元的功率都不會做的太大,通常是2瓦左右。 一個2瓦左右的雷達的探測距離,只能到達百米級別,不可能超過公里級。這樣的話在飛機上完全無用。 看看移相器怎麼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先回顧一下我們學習過的正旋波的震幅疊加原理,就是說,如果有電磁波發射源接近的兩個發射源,它們的電磁波就會在傳播空間進行震幅疊加。大家知道每一個電磁波都是由波長,頻率,震幅,相位幾個因數組成,每一組雷達在設計的時候,就已經大致確定了雷達的電磁波的頻率範圍,這個頻率範圍跟天線尺寸有密切的關係,可以變化,但是範圍不大,在X波段工作的雷達電磁波的頻率變化範圍,理論上不超過6%,超過這個範圍,就需要重新設計天線。電磁波的波長只是跟頻率有關,震幅是唯一一個跟發射管功率有關的因數,根據Helmholtz方程式,震幅跟功率成正比,由於雷達波在從天線往外按照錐形輻射,形象一些,就像一個雪糕甜筒,不過錐形角很大,理論上可以到達180度,也就是半球面發射,但是實際上最佳角度不超過90度,勉強可以接近120度,遮也是為甚麼中國的空警2000最少需要三個相控陣雷達組的原因,勉強可以照射360度的全空域,最好是有四組,每組只是照射90度锥形空間。 我製作了一副圖,可以很好的解釋移相器在相控陣雷達中的工作原理。圖中是A,B,C,D,E五個並列的雷達組源,C在中央位置,A,B在C的上方,D,E在C的下方。從圖中可以看出,如果五個發射單元的相位不變,也就是說同時發射,那麼電磁波就會在中央位置,也就是C對出的位置進行疊加(疊加範圍我用粗線標出範圍),這個方位的電磁波,被加強了接近5倍,傳播的距離就大大增加了,也就是說,這個方向的照射距離被大大加強,但是具體距離並不是按照倍數增加,而是有一個衰減參數,這個參數跟發射角有關,如果發射角接近零度,也就是說,接近平行直線發射,這個時候的衰減參數接近1,發射角越大,衰減參數也越小。這就是為甚麼一個有源相控陣雷達,如果有成千上萬個單元,它的照射距離可以達到數百公里,甚至過千公里的原因。 我們再來看看電子掃描,如果圖中的五個發射單元,以C單元為中心,依照跟C單元的物理距離為提前和延後發射時間參數,因為發射時間的先後次序,表現為波形的相位差別,所以這個動作,叫做移相。如果按照C,B,A次序逐次延後發射,而同時按照C,D,E次序逐次提前,離開C點的物理距離越遠,延後和提前的時間越長,這時震幅疊加以後的電磁波就會沿著一定的方位角,從C往B,A方向偏轉,偏轉的角度,跟延後和提前的時間間隔同每個發射單元之間的物理距離d有關,反之,就會往C,D,E方向偏轉,這就是所謂的電子掃描。完全沒有機械參與其中。 YST對這個問題的描述非常準確,電子掃描的速度極快,跟計算機的處理速度有關。 說起來,這些理論上並不難,但是為甚麼世界上只有少數國家可以做出來呢?關鍵就在掃描電路的設計和製造,X波段工作在G赫茲頻率範圍,如果要對在工作在G赫茲範圍的頻率進行更加細微的相位控制,也就是需要把精度再提高兩到三個數量級,到達T赫茲的頻率,否則無法進行度,分,秒級別的偏轉角控制。不說別的,光是這個級別的震蕩石英晶體,你的工業水平不行,你都做不出來。因為這個級別的器件,都是戰略資源,誰也不會賣給你。 出處:漫談隱形戰機(XII):有源相控陣雷達 - 天下縱橫談 - udn城市https://city.udn.com/3011/4663320?raid=4664156#rep4664156#ixzz1R6f8437c |
|
( 創作|另類創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