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嚴長壽《教育應該不一樣》
2012/01/18 22:23:50瀏覽3144|回應12|推薦163

大選隔天週日黃昏的台北街頭出乎意外平靜,不見開香檳慶祝,鑼鼓喧天,出來散心狂歡的人潮,籠罩在風雨前的寧靜。翻開嚴長壽先生的新書《教育應該不一樣》,驚覺後天 (2012/01/17-18)正是大學學測的日子,血壓心跳神經加速上緊發條與城市同步呼吸。

嚴長壽先生每本書都值得精讀,前面三本屢屢獲得各大獎賞,這本也是嘔心瀝血之作,對台灣現階段教育問題的沉痾,家長、師生不敢面對的錯誤心態,以及政府官員不能破釜沉舟痛定思痛改革的無奈,提出精闢具體的建言,字字珠璣,語重心長。讀者叫好的最大原因是書中一貫對每個問題申論探討舉出相當多生活實例佐證,有發生在他經營飯店遇到的人事物,有文化界朋友的心聲,有與青年演講互動,或舉辦弱勢偏遠社區公益活動的故事,或震撼人心感人熱淚,或新鮮趣味,或令人啼笑皆非,多元豐盛,彷彿與真摯剴切的老友對話。教育問題一件件浮出檯面,縈繞心頭,激發讀者深省反思,恐怕不久又要得獎了!「這是我能為台灣青年做的事」這股熱忱初衷和使命感自然不是獲獎能表彰的。想了解台灣教育的全貌不得不詳讀本書,也一定受益良多有所啟發,好書值得鑑賞。

《教育應該不一樣》2011/04/28天下遠見初版,全書249頁,分為七章。(1)醒醒吧!家長 (2)老師可以更勇敢 (3)年輕朋友請走一條追尋自我天賦之路 (4) 只有創意和實力才能面對高學歷通膨時代 (5)技職教育的黑洞 (6)我們都是選民,更是公民 (7)教育應該不一樣。

(陪考家長幫孩子按摩舒壓)

最感人的是開宗明義成大景鴻鑫教授在《孩子謝謝你-一個父親的懺悔》中與孩子的電郵對話:「你這樣的成績,申請不到好學校的。」「幹嘛要申請好學校?」「進好學校學一技之長,受人重視,將來好找事啊!」「我現在就去找事不行嗎?」「你現在這樣能做甚麼事?一個大學畢業生,沒有一技之長,你只能做出賣勞力的事情。你要去端盤子?還是去加油站幫人家加油?那會有什麼前途?十年後,你可能還在端盤子,還在出賣勞力。」「那又怎麼樣?」孩子開始不語,眼神冷漠木然,直直瞪著父親說「如果我十年不回家,你會怎麼樣?」他永遠記得2007年10月,兒子給他的最後一封電郵:

你總是說你多愛我,印象中我們一見面,你就會說,我為何不照你說的話做,你這樣子未來很糟糕,很怎樣…我想到就噁心。真的,很噁心。我想不透,一個人,可以口口聲聲說愛一個人的同時,以毀滅他的信心、自尊、情感為樂。就像描寫中國傳統家庭的電影一樣,父母總是以對小孩的責罰來表示對小孩的愛,或許你覺得那很正常,沒甚麼不對,但你可否想過,在小孩心中是甚麼感覺?總之我想說的是,我以後不想再跟你們聯絡了,永遠不。我受不了那種摧殘尊嚴的言詞,即使我知道你們會養我。你說的話讓我心碎,最愛的人,傷我最深。我永遠不再接受這種精神折磨,即使我知道我會活得非常非常辛苦,與你們在一起,物質上十分豐富,但精神上卻深深恐懼。與你們分開物質上無比困難,但是心靈上沒有枷鎖。總之,你們以後不用再寫信或打電話給我了,錢也不用匯了,我會活得很好,希望你們也活得安好。

面對這封絕交信,傷心欲絕的父親除了療癒自己,更希望天下父母不要犯同樣的錯,盼望當面跟孩子說一句:「孩子,對不起!」作者認為家長有以下根深柢固的觀念形成子女難以抵擋的壓力:盲點(1):深怕孩子輸在起跑點是沒有安全感?還是虛榮?盲點(2):繼續膜拜不合時宜的升學主義,盲點(3):要孩子追逐「速利」「速成」「齊一」「從眾」的人生,盲點(4):要孩子爭捧鐵飯碗。鼓勵父母放手,小孩才能放膽依自己天賦走出快樂自信的人生。

認為考試是假性平等,許多重要的人格特質是無法用分數量化的,如圓融、謙沖、為人設想的能力都是踏入社會人際關係的智慧。我們未來社會需要的不是凡事以自我為中心的天之驕子,而是協調性高、溝通能力強、善用人才的領袖。以作者親身經驗,他高中畢業即擔任美國運通總經理,呼籲家長必率先改變觀念,接受不是每個人都要當國家棟梁,社會需要腳踏實地、堅守崗位、熱愛工作的螺絲釘。

(2012大學學測作文題目 "自勝者強" 出自老子道德經)

作者認為目前教育制度是一種共錯結構,學生和老師集體被「標準答案」綁架了。老師被逼得每天有改不完的考卷,沒有時間好好觀察學生、協助孩子探索自我,從旁發掘他的天賦。每個人才智殊異,標準答案會扼殺創意。勉勵老師把教職當成志業而非職業,莫忘為師初衷與熱情。引用愛爾蘭詩人葉慈的詩句共勉:「教育不是裝滿一壺水,而是點亮每個孩子心中的蠟燭,讓他發光發亮。」


鼓勵年輕朋友要有自己的主張、判斷,發掘自己的能力,只有專注和熱情才能迸出火光帶領你穿越人生迷霧。面對最壞的時機,也是最好的時機。認為政府拿出三百億補助新鮮人到企業「學習」,年輕人也許自我感覺良好,卻沒想到這樣反而被過度呵護,或美化失業率,適得其反。因此有些企業有送上門來充沛廉價的勞動力,更不願投資、栽培年輕人。建議政府還不如運用這筆經費鼓勵年輕人:(1)出國壯遊,拓展胸懷 (2)行腳台灣,認識土地 (3)協助藝文團體發展。

語重心長的期許年輕人必須具備五大基礎能力,勇於嘗試,甚至挑戰自己的極限,創造生命更大的格局:(1)「傾聽」自己內心的能力 (2)「判斷」的能力 (3)拿出「主見」的能力 (4)「實踐」與「學習」的能力 (5)對世界「好奇」的能力。但「讓天賦自由」不是偷懶的藉口,強調任何天賦都需回到「紀律」的堅持上。

台灣的大學密度居世界之冠,但國際接軌和札根不足,碩博士衝破百萬,這數字值得驕傲還是憂慮?台灣教育努力拼命升格是一種虛榮,大學評鑑應打破硬體思維,改變招生政策,找到更具格局的學生。讓學生能將目光移開書本,關懷自己以外的事務,激發對社會對世界的熱忱。批評政府五年五百億預算,各校搶蓋大樓、鋪紅磚道、地下水道,或讓現有師資以研究計畫之名,分食這筆錢,沒有宏觀的人才培育,只想擠進全球排名前一百大,民脂民膏消耗殆盡就交差了事。反倒有些私立技職學院無法得到適當的補助,造成資源不均與浪費。

「教育必須是為學生照亮未來的探照燈,而非重複過去的後照鏡」,學校不該是販賣學歷的學店,而應該回到最原初的本質,也就是知識傳授、品格的培養、技藝的學習,讓所有身處其中的人如沐春風。嚴厲地批評技職教育的黑洞,不以技術本位,拼升格的結果,創造出無實際經驗的博士攻占技職體系,分數排擠有心學習一技之長的學生,學校以招生為導向,而非以就業需求為導向。最後業界基層勞力短缺,台灣未來成為找不到黑手的國家。政府對一些浮濫的技職學校應提出退場機制,或協助轉型,否則面臨少子化最後還是要被逼出市場。政府期待陸生來台填補空缺是一大荒謬,因為我們學校若沒國際競爭力,而大陸學校綽綽有餘,人家為何要來?

教育,是一個社會最重要的隱形建築,文化是最大的軟實力。對台灣公民社會有深切的期待包括:價值觀、品格與是非觀念、藝術涵養,未來等待的人才是具「高感度」、「高體會」的人才。作者對台灣教育的未來殷殷期盼,希望用教育救台灣文化的未來,別讓豐富的文化養分流失。台灣從不缺人文,只缺合適的環境來培植。現在我們已經看出未來要走向「生活者的大國」,就應創造「在地生活價值」,是一個民主、文化、藝術、創意領先的生活,站在台灣文化的制高點上,教育應該不一樣。

一顆關懷青年的熱心和無可救藥的使命感驅使,再次沉痛地呼籲年輕人找到自己潛能優勢,不隨波逐流,面對世界快速變化必須具備主動判斷選擇的能力,關切人生未來的抉擇,決定未來的力量就在自己手裡。舉國上下別只經營現在,甚至過去,要經營未來,面對金融風暴後的台灣須追尋「自願性的簡樸單純」,面對教育問題,我們責無旁貸須共同承擔。

作者簡介~嚴長壽  
 
民國三十六年,出生於上海,祖籍浙江杭州。一歲時,跟隨家人到台灣。
二十八歲當上美國運通總經理,三十二歲成為亞都麗緻飯店總裁。但是,自從踏入美國運通,便把「以觀光旅遊讓台灣和世界交朋友」當成一生職志,直到今天,初衷不變。
因此,他積極參與台灣的觀光國際事務,從組團到國外推廣,到參加亞洲旅遊協會、美洲旅遊協會,擔任世界傑出旅館系統亞洲主席、青年總裁協會世界大會主席、台北燈會主任委員、中華美食推廣委員會主任委員、台北旅展主任委員、觀光協會會長,等等數不完的分外工作,無怨無悔。
一九九七年,嚴長壽把自己的奮鬥故事寫成《總裁獅子心》一書,這本書,立刻成為出版史上「最暢銷的管理勵志類叢書」,以及金石堂書店「一九九七年最具影響力」、「蟬聯暢銷書排行榜最久」的書,也獲得了「一九九九年金書獎」,本人更獲得「一九九九年度菁鑽大章」。
二○○二年,出版了《御風而上》。這本書,同樣獲得「二○○二年金書獎」、金石堂書店「二○○二年最具影響力」的書。
二○○八年,出版了《我所看見的未來》。不僅榮獲2009年台北國際書展大獎,更獲選國家文官培訓所2009年公務人員指定閱讀書籍暨心得寫作競賽專書。

註: 第3張照片來自聯合新聞網http://mag.udn.com/mag/campus/storypage.jsp?f_MAIN_ID=12&f_SUB_ID=27&f_ART_ID=366996
第6張照片來自今日新聞網, 中央社照片http://www.nownews.com/2012/01/17/11490-2777282.htm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ei495051&aid=6043817

 回應文章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航迷老叟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在一味追求經濟發展的時刻,更不應忽視教育等重要性
2012/01/19 10:51

格文有很精彩的導讀,也大致的瞭解了這本書的重點。

現在有些學生的生活是在手機簡訊、臉書上,對於知識的追求不太認真,教育是百年樹人的大計,在一味追求經濟發展的時刻,更不應忽視教育等重要性,這才是國家永續發展的保證。

WWS(wei495051) 於 2012-01-19 13:07 回覆:

您的看法也鞭辟入裡,

追求經濟的同時也該注重教育,

教育是文化的延續,

尤其台灣貧富差距愈來愈懸殊,

升斗小民已無力去管虛浮的經濟數據,

要的是更實際教育, 生活上的改善.


洪明傑〔洪杰〕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教育應該不一樣
2012/01/19 08:17

台灣的教育仍有改善的空間

重要是   讓年輕人能適才適性發展

觀念上的改變  當然不容易

不過  仍須努力

這些年是有些改變    好像成效不是很大!

WWS(wei495051) 於 2012-01-19 10:50 回覆:

也許國情不同,

中華文化講究 "萬般皆下品, 唯有讀書高",

全球化的過程, 很多就業觀念有了轉變,

這種衝擊, 往往是兩代間, 社會問題的陣痛.

中生代父母也該學習適應新的人生哲學.

同時需要政府調整某些浮濫的教育制度,

因為社會沒有深入討論與共識,

一時間要逃離舊制度不容易,

很多父母因此不想身先士卒當白老鼠!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