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5/09 02:18:22瀏覽799|回應1|推薦1 | |
文:保溫冰
舞台劇背景的設定,是出自樓一安的一個夢,從小到大,一再重複的夢。「那個夢境是,我站在舞台上,突然忘了詞,面對那麼多觀眾,我只能不斷傻笑,那是一個孤立的存在,也是最血淋淋的狀態。」
繼數年前《一席之地》深刻素描庶民之於「容身」與「生存」,這回,樓一安新作丟出一個更簡單有力的片名:《廢物》,大大引人好奇。
《廢物》劇情的設定頗令人玩味,主人翁秀仔是位舞台劇演員,因為在台北混不下去,只好收拾行李返鄉種田,隨著父親的勸退,以及周遭人事物的目光,一環扣一環,勾勒出這片土地的潛在問題。
此一題材的發想,緣於交工樂隊的概念專輯「菊花夜行曲」,裡頭一連串歌曲都有相扣連的事件,歌詞裡講述一個返鄉種田的故事,流露出專屬客家風情的傷感與悸動。樓一安表示,十年前就想拍這題材,撞在這個金融風暴後的世代,別有一種「現在到底怎麼了」的聲語。
「廢物」這個乍聽刺耳的字眼,出自「美濃出博士」這句典故,「我就想,有第一名,總有最後一名吧!這些最後一名,到底後來怎麼了?」片中秀仔是在都市活不下去的人,回家鄉,一直被父親趕回台北,那個廢物不見得是社會上的定義,而是不同眼光的定義,每個廢物都有情有可原的一面。「我以不同形式為他們找藉口,賦予他們『我也想要變好啊!人家有給我機會嗎?」』這類心底台詞。」
這個「招搖」的片名,使拍攝過程也遇到一些風波,美濃民眾看到打板上寫著「廢物」,跑過來抗議:「你什麼意思?我們美濃人需要你們來說三道四是不是?」樓一安給他們看劇本,深入了解後他們終於釋懷,這不是針對美濃人,正好是這件事發生在美濃,《廢物》的情節在全世界不同地方,不斷重複發生。 |
|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