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日本大學將走進「有考必上」時代
2007/04/22 19:28:52瀏覽1712|回應0|推薦1

中國時報 2007.04.22  
日本大學將走進「有考必上」時代
黃菁菁 / 東京

日本 少子化 現象 已逐漸將大學帶進「全入時代」,將來只要 學生 不挑 學校 ,就能「有考必上」, 日本 的高中、大學和 學生 面臨全入時代的新變化,都開始努力探索未來的去向。

文部科學省於 ○ 四年預測, ○ 七年將進入大學「全入時代」。所謂的「全入時代」是指,總報考人數與總招生名額相當,簡單的說,就是 升學 率百分之百。不過,由於日本近兩年 景氣 稍有復甦, ○ 七年的大學報考人數是四年來難得一見的成長,才放慢了邁進大學全入時代的腳步。

日本從一九九 ○ 年代起,掀起一股創設新大學和新學系的熱潮,大學設立基準也隨後降低,使一些不受歡迎的短期大學紛紛改為四年制大學,大學的窄門頓時放寬許多,加上少子化的推波助瀾,開始出現 學校 搶學生的情形。

名校窄門難擠 鄉下招無學生

雖說大學窄門變寬,但是名校的窄門卻依舊窄。讀賣 新聞 報導指出, 東京 京都 、早稻田、慶應等被稱為「難關校」的名門大學佔日本所有大學的五%,但是報考的學生卻達到 考生 總數的四五%,可見大多的 考生 仍積極想擠進象徵未來保障的名校。

相反的,知名度較低、位於偏離都市的外地大學則為招不到學生叫苦連天, ○ 六年春季入學的招生,就有四 ○ %的私立大學招不滿預定名額,還有山口縣的大學因而破產關門,害學生前途茫茫、求訴無門。

靠學費維持營運的私立大學為了招生而出盡奇招。有些大學從去年起便密集召開招生說明會,為了吸引學生和家長到校園參觀,特別準備巴士接送往返 東京 ,還有 免費 的午餐和贈品。

明治和法政兩所敵對的大學,故意將學校的招生 考試 訂在同一天,讓學生不能再抱僥倖心態,今年更有石川縣的大學登廣告強調,不管學生住在哪裡,學校都可以派老師到當地 面試

大學門檻變寬 新生程度更低

現在也有越來越多的公、私立大學提供學生更多報考管道,除了「大學入試中心 考試 (統一考試再憑分數報考學校)」和「校方單獨招生考試」之外,還有「指定校推薦(由就讀高中準備 成績 單和推薦函,學生接受簡單的 面試 )、「自我推薦(繳交自我介紹文和小論文,外加面試)」等等報考方式。

○ 六年的國、公、私立大學的新生有卅五.六%是經由推薦入學,四成以上的考生沒有參加學科考試,光私立大學就有一半的新生都沒有參加學科考試。

進大學的門檻變低,也使得許多大學為新生的程度低而苦惱,目前有兩成左右的大學還特別開輔導 課程 ,讓大學新生重溫高中 課程 ,好跟得上大一的進度。

有些學校為了招生,還刪減部分必考的科目,此舉連帶影響到高中的 教學 方針。去年年底日本曾發生數百所高中未讓學生修完 升學 考試不考的「必修」學科 問題 ,差點讓近十萬應屆考生畢不了業,這也是大學搶收學生的後遺症之一。

夜間部漸失 空間 進修偏重 實用

日本於一九七 ○ 年代盛行半工半讀,大學夜間部一時成為主流,但是現在有意願就讀夜間部的學生減少了,再加上日本的國立大學從 ○ 四年度起「法人化」之後,校方為了追求更有 效率 的經營,而將夜間部或大學夜間課程廢除,大學夜間部在全入時代也讓漸漸失去生存 空間

像資深女星吉永小百合出身的早稻田大學第二文學部夜間部從今年起不再招生,立命館大學的產業社會學系夜間部今年也正式走進歷史。文科省分析,現在的社會人士大多選擇到研究所進修, 在職進修 也會偏重選擇 實用 的新網路 科技 等課程,以致於大學夜間部的需求日低。

大學全入時代的大學文憑將不如過去有價值,但是日本大學生對考研究所似乎還不是那麼熱中,大多數人仍然選擇 就業 。學校則鼓勵學生利用在學期間去考教師、公務員、看護等執照,以加強畢業後的 就業 競爭力。

日本文部科學省調查指出,一九九九年大學畢業生進研究所的比率為一 ○ .一%,就業的比率為六 ○ .一%,到了二 ○○ 五年進研究所的為十二%,就業者佔五九.七%,六年來選擇進研究所者只有小幅增加的傾向。

不過,日本內閣府經濟財政 諮詢 會議 於 ○ 五年六月提出的「日本廿一世紀展望」中預測,到了二 ○ 三 ○ 年,日本大學畢業生進研究所的比率可能會是現在的四倍,到時將如何因應又將是個難題。

中國時報 2007.08.10 
高錄取,李遠哲說…
劉昭博
 

    大學學測放榜後,李遠哲先生照例發表談話,點出政治介入新校增設、高中教育不夠嚴格,以及針對後段大學退場轉型與不應偏重筆試選才的建議。然而「高錄取率」並非驟然發生,事實上從大學聯招開辦以來,錄取率就隨大學校系的增設以及出生率的下降而上升,民國八十年代第二類組的錄取率就已經在六成到七成之間,只是第一類組的錄取率較低,所以社會輿論沒有特別予以關注。但隨著師範院校與技術學院(多半是工商科)改制,人文社會科學院校系所大量增加,大學錄取率也只能一飛沖天。但是李先生點出來的就是真正的問題嗎?

    首先是邏輯與現實問題。既然新設校系是政治介入施壓的結果,那廢除或讓這些後段大學校系退場就沒有政治壓力?何況還有「沉澱成本(sunk cost)問題」。當初這些新增大學為了通過審核,都投入了相當的成本在軟硬體設施,也提供了這些為數可觀的教職員工作機會。特別是在國立教職難求,好的私立教職又遭國立大學「退休名師」壟斷之下,那些後段的私立大學早已成為博士新鮮人僅有的工作機會。當初教育部要求這些學校以投資改善換取改制,如今只憑一紙評鑑就要人家自行退場、轉型,會不會太缺乏道德?更何況教育部有考慮到已畢業學生的問題嗎?學校關閉後,那些畢業生如果需要回學校申請各種證書,或未來留學需要學校證明,他們要找誰?

    其次則是學生教育程度問題。十八分的錄取總分反映的不只是高中教育問題,而是整個國民教育乃至於國家教育政策的問題。借用個未必正確的比喻,學生不可能國中程度兩百分,高中就只剩十八分,所以十八分反映的是整個國民教育過程的失敗。而且目前這種幾乎百分之百錄取率,即使高中老師有心教導學生,學生也難有努力動機,就算高中設下嚴格畢業門檻,高中畢業生一樣可以憑著肄業證書去申請部分私立校系,何況升學率是目前各高中爭取學生及排名的重要指標,哪間高中願意自廢武功與學生跟家長作對?而且大學教師專精的是專業學術不是基本學能,如何去補救學生的基本學能?

    再者,筆試能代表基本學能?對於李遠哲先生主張不應偏重筆試選才,個人絕對贊同,但是超低錄取分數反映的不只是選才問題,而是基本學能的貧乏。自從多元化入學後,固然讓具備不同志向與能力的學生得以選擇合適的學校,但是偏重計分卻導致學生為升學而放棄其他非採計學科的學習。當然是否採行全人教育仍值得討論,但是如果應該具備的基本常識在高中教育就遭到放棄,國民中小學又因為減輕壓力而無法分擔高中的課程時,自然反映在高中畢業生普遍的基本學能低落。換言之,大學教師面對的可能是數學還不錯但英文字母都看不懂,或是英文很好但是數學連加減乘除都不會的新生,大學如何可能補救,甚至未來企業如何訓練

    高錄取率背後反映的其實是一個社會如何脫離現實,坐等問題一發不可收拾的荒謬。直到當下,台灣社會還以為讓「多餘的」大學退場轉型,讓高中加強要求學生,目前這種低分錄取的怪象就能自然解決。但是更多學生早已透過選擇軍警院校,來表達他們對目前及未來社會發展的解讀。低出生率、低經濟成長、高能源物價、不斷外移的產業、因壽命延長及組織精簡而稀少的就業機會,我們的教育政策早就無法提供學生足以滿足生活與實現理想的機會。就算大學錄取率回到百分之六十,大學畢業生一樣無法達到二十年前的就業與薪資相對水準,這樣的高等教育意義何在?何況四技二專的招考已遠比大學聯招慘烈,大學退場會不會把招生問題轉嫁到技職體系,更值得關注。

    總之,大學錄取怪象非今日之病,也非簡單的退場、轉型就能解決。根本之道,還是要務實面對台灣社會整體發展的人力需求,例如老年社會的看護人力等,來設定高等教育的資源配置與總量管制,並儘早確定高中教育在國民教育體系的定位,讓國民教育正常化,以培養國民基本知能為主要目標,如此方能兼顧高等教育的量與質。

大學勢必要減量

大學錄取率節節上升,明年預計可突破100%錄取率。廣設大學非但沒有解決升學問題,反帶來更多問題。教育部提出「退場機制」,並希望透過大學系所評鑑手段,讓辦學績效不佳的系所關閉,乃至讓大學關閉。問題是,光是系所評鑑與退場機制,就能解決目前大學所面臨的燃眉之急嗎?

先談所謂的退場機制吧。教育部前幾年提出「退場機制」的時候,說要讓辦學績效不佳的大學退出高等教育市場,而其具體手段則是系所評鑑。退場機制的前提是,高等教育的供需已經嚴重失衡,因此採用系所評鑑當手段,「強迫」辦學績效不佳的系所關閉。希望在更嚴重的供需失衡發生之前,達到減少供給的目的。

但真正的問題在於,就算沒有教育部提出的「退場機制」,那麼在少子化趨勢造成的供需失衡下,「市場機制」必然也會淘汰一些學校。而在所謂的系所評鑑政策下,就算所有學校的所有系所都很努力辦學,都通過了系所評鑑,還是注定有些系所、有些學校招不到學生,最後仍面臨關閉命運。這樣說來,所謂的系所評鑑和退場機制,解決了什麼問題嗎?沒有!

如果一所大學招生不佳,尤其是私立大學,到了應該關閉的時候,教育部真敢讓它關閉嗎?各方政治勢力的介入關說,會不會讓教育部又去接管,結果反變成政府的巨大負擔呢?依過去經驗看,未必樂觀。甚至有些私校的教職員認為,辦學不佳反正等著被接管,反倒可以搖身一變成為國立大學。好吧,就算退場機制讓有些學校關閉了,那麼配套措施在哪裡?是讓學校荒廢在那裡?還是合併真的能夠解決問題?校舍校地真能改為中小學或者老人安養中心?原來的教職員要如何安置?還是造成另一批的高級流浪教師?

這些問題,顯然都不是簡單的系所評鑑和退場機制口號能夠解決。台灣高等教育已經面臨嚴重危機和挑戰,但從教育部到各大學,顯然還停留在應付系所評鑑的階段,忘了從更高的制高點看問題,或者說,是還提不出一套更有效的解決方案吧。

    (作者為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博士生)

每科2.8分也可上大學

過去知名度並不高的稻江科技暨管理學院,近日受到眾所矚目。大學指定考試放榜,今年錄取最低分落在該校的資訊科技系,相當於原始總分十一‧一分、平均每科二‧八分即可進入就讀。此事震撼了高等教育界,各方議論紛紛,甚至有人以「二‧八分原子彈」形容其衝擊,真令人十分難堪。

針對此事,稻江資訊系的系主任顏名賢說,資訊系對成績不理想的學生,每年都有寒暑假的免費輔導課程。如果這名學生報到入學,系裡會全力輔導他,絕不輕言放棄。周遭一片冷嘲熱諷的氣氛中,顏主任這句話回歸「教育素質」的主軸,是負責且值得尊重的一種教學態度。如果全台教育工作者都以「絕不放棄學生」為己任,或許學生如此低分入學的景象就不會發生了。但如今「二‧八分原子彈」的效果令高等教育的光環失色,要如何改善問題,確實是艱難的任務。

高等教育擴充,甚至因此造成大學文憑貶值,原本是許多國家都面臨過的問題;至於高等教育應普及到什麼地步,卻有不同的爭論。李遠哲所說「計程車司機念大學,也沒什麼不好」,是其中的一派看法。但教育成本昂貴,有些文化傳統對大學教育仍懷抱很高期望,對「念了大學也可能只去開計程車」不以為然者絕不在少數。所以各界熱烈討論素質不佳的大學應有退場機制,以及招聯會研擬訂定大學錄取的最低分門檻等等,都是應及早進行的改革方向。

但以這次「二‧八分原子彈」所造成的震撼而言,台灣目前顯然發生了兩種層次的教育問題。從教育素質面來說,平均每科只有二‧八分的成績是怎麼考出來的?長年關心教育問題的李家同教授說,這樣的學生連高中都不該讓他畢業;很多人都有同感。台灣教育的「M型」現象,早在學生基測成績出現雙峰時即已證實。都會區學生密集加強補習時,也有很多孩子在英文學不全二十六個字母的階段就已放棄了上進的希望。但所謂「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師」,為人師表者應以稻江顏名賢教授所說的「來讀就輔導,絕不放棄」作為工作期許,教學制度上也應加強評鑑功能,才能算是為教育把關。

另一層次則是升學機制面的問題。如果台灣的高等教育供需已到「人人有書讀」的地步,則讓高中生辛苦「備戰」三年後,以每科不到三分的平均分數也可考上大學的這種擇才機制意義何在?李遠哲說,他曾建議大學區分類型,例如德國的大學分為研究型、教學型、技職型;使學生能各取所需。美國的大學亦有眾所周知的常春藤私立名校、各州立大學、各社區內入學門檻極低的社區學院等等。各大學的等級不同,以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和培養不同類型的人才為任務,也並不妨礙菁英大學的發展。台灣在當年「廣設大學」口號下,草率使各種素質不盡理想的學院升格為大學,其中若有必須淘汰者亦不足為惜;但如果有若干數量的高教機構以培養不同類型的人才為目標,縱然未必達到國立大學菁英教育的水準,卻能針對學生各自的生涯需求而因材施教,未嘗不是現今舉世終身教育潮流中的一種改革方向。

教改曾經有過一個口號:「帶好每個學生」。今年的「二‧八分事件」,徹底粉碎了此一口號的虛幻願景,證明了台灣教育體系恐怕從國小開始就未能實踐「帶好每個學生」的承諾。面對這樣難堪的成績,所幸仍有師長以「來讀就輔導,絕不放棄」這句話來幫助孩子迎接學習生涯的挑戰。教改是失敗的,「廣設大學」的目標也是可以檢討的,但「帶好每個學生」的教育初衷卻不可放棄。

乾脆到馬路上拉人

大學聯考放榜了,讓大家眼睛一亮的焦點卻是,平均每科只要2.8分就能躍入「大學窄門」;而且在只問收費、不問品質的大學教育把關者手中,一晃眼四年過去,他們就頂著大學畢業的光環,以傲人的學歷睥睨群倫。如果這樣的大學畢業生即可視為高學歷的人才,我們就不知道馬路上隨便攔下一個路人,其中有幾個不是人才;如果這樣的學校敢誇稱「大學」,我們真不知道這個社會浪擲如此多寶貴資源竟淪落何處;如果要找出全台灣最可悲可憫之人,恐怕就是那一群耗費數十載光陰寒窗苦讀,卻要為五斗米事奉這一群「大學生」的教授先生們了。

每科平均2.8分,總共11.2分,這需要從國小到高中,每天消耗許多糧食、不事任何生產,心無旁騖,動用許多飽學的老師、民脂民膏興建的校舍、購置的軟硬體設施才能獲得嗎?隨便攔下幾個路人,給他幾天時間瀏覽一下相關教材,拿不到11.2分的,恐怕也屈指可數吧!

如果我們千辛萬苦、大費周章,經過重重關卡才找到這樣的大學生;何不乾脆省下這許多金錢與辛苦,登報或上網徵求成績絕不在他們之下的非考生來接受寶貴的大學教育?其中當然有問題,太多資質在其上者不能進入大學殿堂,只因為他們付不起學費,要為生活衣食奔波。但這些經過12年「教育」只能得到11.2分者則家境富裕、無所事事,閒著也是閒著,就讓他們花錢買個頭銜。

算盤要這樣打,那就大錯特錯了。人人都該知道,大學以下的教育幾乎都不是自費就讀,從國小到高中,絕大部分國立的學校向學生只收取最低的工本費,幾乎全部的教育費用都是民脂民膏、人民的血汗錢。當國家在這些準備考大學者身上耗費了以十萬、百萬計算的費用,最後卻計較大學幾年的學費而將許許多多可造之材摒諸門外,其成本效益要如何計算?

再換一個角度;進入知識經濟時代,每個高工資國家都知道,國家的命脈只繫於一事,那就是人才。無人才者恆亡。因此論國祚之綿延,是該讓那些不可雕的紈←子弟浪費寶貴的大學資源,還是動用少許國家資源去培植上不起大學的可造之才,還可爭辯嗎?

從這些區區十幾分就準備一帆風順混個大學學位者的立場,他們也是現制的受害者。試想,消耗了12年的光陰與無數人的心血,才混到這個分數,則進入更高一等的學府,以這樣空虛的底子,每天面對更加艱深的教材,更為抽象的知識,如科技、資訊、管理,豈不如同進入地獄、受盡苦刑?當然,以他們的資質與反應,或說毫無反應,對教授而言,可能更是地獄裡的苦刑。但即使把關者大發慈悲,都以衣食父母視之,讓他們有驚無險地輕車過萬重關;他們卻是浪擲四年、昂貴的學費,而一事無成,只是馬齒徒增,消耗掉了這一生最寶貴的學習一技之長的時光。他們受害何其深重!

這樣駑鈍或者分數更高一些的能夠進大學,又大多能混到大學學位,其實反映出另一個問題:辦教育的人,從出錢的老闆、各級首長,到任教的教授們,都嚴重失職、敗壞風氣、貽害國家。而且,這種風氣的敗壞,由下而上,由私校而至國立名校,是一脈相連的。因為有太多只問學費的不肖大學,所以弄得比較愛惜羽毛者也難免後顧之憂,不得不開些方便之門,以免惡名昭彰,嚇得「顧客」不敢上門。尤其這幾年講求校園民主,大學校長靠民粹選舉拉票,學生以評鑑老師相脅,認真嚴厲的教授也不能不遷就退讓、得過且過。於是已不止是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而是一鍋粥中見不到多少沒有屎臭味者。

因此,上自教育部長、各校首長、大學教授、不爭氣的學生,到少生子女的家長們,正在聯手毀滅培植人才的神聖學府,毀棄萬千本來可以隨其才質學習一技之長做一個有用的社會中堅的年輕人;浪費了民脂民膏、稀有精英、珍貴國家資源建立的大學殿堂;也阻擋住因經濟障礙排除於大學門外的無數潛在人才;共同在這個知識經濟的慘烈戰場中毀滅台灣的勝算,斷絕台灣本有的前途。

看到11.2分這個錄取分數,我們能不能及時憬悟?如果改不了「國立教育部大學」的蠻橫、獨裁、低能,也喚不回辦大學者的良知與責任心;那麼就不如設法打破目前入學的僵化門檻,提供那些清寒好學者足夠的資助,到馬路上拉些被埋沒的人才,總還能修成幾分正果。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asabibo&aid=912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