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總統上任來強調兩岸和解,宣示「不統、不獨、不武」,為維持兩岸互動的良好氣氛,刻意淡化兩岸在外交及軍事方面的對立。但這兩案都清楚說明,過度依恃對岸善意的兩岸政策,最後可能落入一廂情願的窘境。
追求兩岸和平絕對符合台灣民眾利益,但建構長久的和平需要智慧及謀略,更需要在雙方都面對現實的基礎上進行。馬總統推動正名,要求公務員只能稱對岸「中國大陸」或「大陸」,反凸顯馬政府兩岸政策的弱點。
有關兩岸關係的最終走向,馬總統一再強調「不統、不獨」,但如今卻又以回歸憲法為由要求正名,形同宣示中華民國政府對大陸廣大土地的主權及法統,彷彿又回到那個「國家終須統一」的年代。
類似矛盾在馬政府的兩岸作為中不時出現。這次菲律賓應中國要求將台籍嫌犯送往大陸,台灣對菲國擺出強硬姿態,卻不敢大聲對北京主張中華民國政府的主權及管轄權,讓人看到「重懲共犯、輕放主嫌」的怪現象。
為創造有利兩岸互動的環境,馬總統多次在關鍵時點選擇忍讓,例如事前表明中國國台辦主任陳雲林可稱自己「馬先生」、定調台灣不爭取成為聯合國等國際組織的會員國。表面上,這些動作促成陳雲林來台,讓台灣成為世界衛生大會觀察員,但也引發讓台灣深陷北京設定框架的疑慮。
馬總統抬出「一中各表」推動正名才兩天,菲律賓總統府就宣稱把台籍嫌犯遣送大陸,是對「一個中國」政策的尊重,還要求台灣找北京解決嫌犯歸屬問題,重重賞了馬政府一記耳光。當馬英九還陶醉於「一中就是中華民國」的自我表述,北京早在國際間步步進逼,進一步強化讓台灣去主權化的一中框架。
在動人口號之外,馬政府需要提出一個完整的兩岸政策論述,才能爭取更多支持。既然推動正名,不承認對岸是國家,就有必要說明如何定位北京政權;既然強調中華民國是主權獨立國家,就該用實際行動要求北京正視這個事實,而不是苦等明知不存在的政治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