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領導學裡的「領導性」
2010/03/23 19:53:13瀏覽258|回應0|推薦0
南方朔觀點-不能射殺帶來壞消息的送信人
  • 2010-03-23 中國時報 【南方朔】

     西諺有曰:「你不能射殺帶來壞消息的送信人。」這句話在今天的台灣,格外使人感慨!

     因為,壞消息乃是人們不想聽也不願聽的消息,因此他們的第一個本能反應,乃是趕快把送信人殺掉,以為送信人消失了,所帶來的壞消息也就變得不存在。殊不知殺掉送信人,其實只是讓自己失去了針對壞消息做好準備的時間。殺掉送信人的結果,最後是殺掉了自己!

     在過去一年多裡,替馬政府帶來壞消息的送信人多矣,但有權者或因昧於現實而自信過度,或認為那一點形象資本即可一路撐到二○一二年,因此遂對所有壞消息皆佯裝未聞,甚至對送信人心生恨意;而台灣根深柢固的兩極政治,也使得護航護短者從不缺乏,於是,壞消息的警惕作用遂完全無法發揮,而這一蹉跎就是兩年。當最新的民調顯示馬的聲望從去年「八八」迄今,已八個多月持續在下跌;馬的民心指標不但落後蘇貞昌一大截,而才竄起不久的蔡英文已能和他打成平手。這已證實了送信人過去所帶來的壞消息。送信人並非惡意與偏見,只不過是早了幾天就察覺到他的病灶。送信人所送的其實是對的消息。

     因此,現在應該到了他們澈底反省的時候了,而最核心的反省,一定需回到領導學裡「領導性」的這個問題。無論任何體制,領導人地位的穩定都不能只靠「身分」與「角色」,而必須由他的「領導性」來證明。近代美國主要政治學家之一的奈斯比(Robert Nisbet)在《權威的黃昏》裡早已指出過,一個夠資格的領導人應當是「一個社會團結與共識的象徵」,他必須是那個社會的凝聚點,而不能成為力量分散的來源;從掌權之日起他就要在極短的時間內建立起自己的信用,使自己的政黨與有榮焉,使對立的政黨視他為可敬的對手。因此,奈斯比教授遂指出,好的領導人必須有某些特殊的英雄風格,但他也警告說,現在這個時代出名容易,與「指揮位置」無關的大眾英雄已可藉著「表演自己」而出人頭地,兩種不同的英雄模式,已對領導問題造成了混淆。

     而類似道理,喬治梅森大學教授柯文(Tyler Cowen)在《名聲何價?》裡則有另外觀察。他指出在媒體時代,一種只想討好各方,獲得掌聲,碰到問題就閃,以免被罵的政治人物遂告出現。這種政治人物已使得討人喜歡的名聲很大,與得到尊敬的領導能力很強,兩者之間互相排斥。名聲很大但領導權威小,遂開始在現實政治上出現。這就是馬總統今天處境的寫照,這就是「領導性」危機。

     因此,他們不但不應「射殺帶來壞消息的送信人」,反而應該感謝這些送信人,因為這些送信人帶來的其實才是對的消息。在過去一年十個月裡,他把自己那一點看起來很大,但實質上很小的形象資本,過度膨脹,居然超過了全球民主制度公認的政黨責任制。這種顢頇自大,已使他的基本群眾離他遠去,而他那一點形象資本又不能轉化成政績資本,由「二線總統論」到「八八水災」,那種不敢擔責任的畏事作風,則被人們看破手腳。而在兩岸關係上,他意圖討好各方替自己找個最安全位置的手法,最後是沒有一方的好被討到。他滿意度持續下滑,不是被任何人打敗,而是自己打敗了自己。

     而我們也不能否認,他們在最近期間確實想在庶民問題上有點表現。但我們也應知道,當領導人的領導權威出了問題,他們即失去了對任何問題定調的制高點,再加上若有任何瑕疵,每件事都莫不治絲益棼,父子騎驢的困境無所不在,任何人皆可用「是否選票太多」來施壓或發洩。「領導性」出了問題,已注定「不可能做出人們會滿意的事」。如果再加上極受非議的蘇起又被起用當特使,這種事情要想滿意度回升,那已是毫無可能了!

     「領導性」出問題,就須從領導性的重建這一點上找答案,這必須從方針到人事全面重新來過。而我們的當政者會這麼做嗎?或是把帶來壞消息的送信人全都射光光?(作者為文化評論者)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asabibo&aid=3879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