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察院又出手了!這次是「三一九調查案」,由吳豐山委員領銜調查,查出槍案中第一槍是射向呂秀蓮,而且陳水扁身上少了彈孔、少了血跡,很可疑。這些疑點並未釐清,檢調就用已死的陳義雄為兇手來結案,應該被糾正。
監委們辛苦調查,但再次結論出的事實,不過就是「三一九案」至今還沒有找到可信服的答案。也許因為事涉總統大選,偵調過程無法「平常心」,發生了程序不當的問題。然而這樣的報告,除了等於「沒答案」,其本身的可信度也仍是個問題。報告質疑偵調結案的可信性,但偵調至少擁有司法權力,動員了大批人力,安排了許多專家參與,檢驗了無數的現場證物,約詢了幾百名相關證人,經過比對才結案的。相較之下,監察院沒有司法調查權,恐怕也沒有專業的鑑識人員協助,監委們只能調閱公家文件,約訪公務員,用這種作業方法,可能比當年的檢調或特別調查委員會更容易接近真相嗎?
監察院形象高超,但目前擁有的權力工具不足以有效發現全面真相,這是我們曾經強調的問題癥結。監委無法進行司法調查,所作出的不管是彈劾或糾正的結果,又難以有效懲處失職人員和機關,卻如果在敏感的案件上引起政治騷動,反而更不利於社會接近真相。另一明顯例子就是昨天監院也約談了台北市長郝龍斌,結果輿論全集中於郝市長如何跟馬前市長劃清界線。台北捷運文湖線哪裡出錯,可能由監察院調查報告來定案嗎?如今還傳出監委將「請教」馬總統的說法。監委「請教」之下,馬市長也會有馬市長的說法,靠著這個人說那個人說,監察院就要定下責任,誰會服氣?又豈可能真相大白?
也難怪,甲仙鄉鄉長因八八水災被監察院彈劾,反而出現了幾百位鄉民到台北向監察院抗議。王建煊院長對監察院功能曾強調「大公無私,不傷無辜」,但這幾個字可說是任何公職人員的道德底線,監察院花費公帑不少,除了不傷無辜之外,還能發揮什麼積極功能嗎?這是監院本身應回答的關鍵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