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水扁時代終將結束,8年來台灣經歷前所未見的經濟負成長以及失業率屢創新高,儘管平均每人所得逐年增加,但是高低所得倍數差距高達6倍以上,財富快速增加都集中在高收入族群。民進黨政府雖然訴求福利國家政策,惟八年來台灣M型社會發展更加明顯,貧富不均的壓力越來越大,一般老百姓很難感受到自己的財富和主計處帳面數字一樣有成長。
2000年陳水扁當選總統,政權第一次輪替,從國民黨手中接下政權的民進黨,執政首年度仍達成5.77%經濟成長率,2001年則因為網路科技泡沫化以及美國911恐怖攻擊重創全球經濟,讓台灣出現第一次經濟負成長。不過當年度亞洲四小龍,僅有新加坡同樣出現負成長2.4%,香港和南韓在大環境不景氣的情況下,依然逆勢成長。
陳水扁執政期間國內發生停建核四以及對大陸投資政策轉向,積極管理有效開放,造成投資信心喪失,投資銳減。很難說明停建核四,對經濟成長到底造成多少影響,但是這確實是陳水扁政府決策下,對台灣經濟發展造成很大傷害的一環。
至於台灣的成長速度算不算快,只要看同屬四小龍的南韓表現即可知道。南韓平均國民所得自2005年首度超越台灣,之後便遠遠將台灣拋之在後,今年即將逼近2萬美元大關。過去8 年平均經濟成長率都能保「4」,每人國民所得也有增加,但是薪資所得停滯不前,平均每人所得增加是因為富者更富,許多人沒有分享到經濟成長帶來的甜美果實。
【記者沈明川/台北報導】台灣經濟奇蹟曾傲視全球,第一次政黨輪替前,亞洲金融風暴時,1998年日、星、港、韓、馬、泰、菲等亞洲國家經濟成長率都負的,只有台灣一枝獨秀,成長4.6%。
可是2000年政黨輪替,扁政府「拚政治」超過「拚經濟」,「意識型態」凌駕「專業」,台灣經濟進入黑暗期2001年以來,相較於亞洲主要國家,台灣經濟相對疲弱,2001至2007年平均失業率4.45%,高於同期間3.84%的平均經濟成長率。
台灣2001至2007年平均經濟成長率較1993至1999年衰退2.5個百分點,經濟衰退率居亞洲各國第二,而且2001至2007年平均經濟成長率居亞洲四小龍及亞洲開發中國家之末。經濟成長率表現不佳差原因分析,若就1993至1999年平均值與2001至2007年平均值比較,民間消費由6.76%降至2.37%,民間投資由10.76%減至3.26%,而政府投資更由5.50%反轉變為-5.46%。
政府輪替後的扁政府執政期間,由於意識型態作祟,衝擊企業投資信心,民間消費低迷,企業經營不振,導致每年新設立公司家數,由政黨輪替前4、5萬家,降至3、4萬家;每年公司解散、撤銷及廢止家數,則由2萬多家增至3、4萬家;營運中工廠家數由8萬多家,一路減少至今年3月底7萬7851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