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一句話浪擲2.6兆
2007/09/13 21:49:00瀏覽162|回應1|推薦1
一句話浪擲2.6兆

日前媒體報導,台電核四發電廠因停建後又復建工程延誤,衍生出的工程契約變更、漲價準備金及改以火力電廠替代發電等損失近4,000億元等。這是將問題簡化,而且低估其損失。要知此一停建決策,不僅延誤核四工程所產生的直接、間接損失,而且因決策錯誤,對股市所造成的震盪,及投資環境破壞,對整體經濟的衝擊,其損失更為驚人。

核四發電廠在民國81年2月行政院核定興建時,裝置容量兩部機組各100萬瓩,預計投資1,697億元。86年2月經濟部同意台電將核四廠兩部機組各提高為135萬瓩,合計270萬瓩,預計投資調整為1,888億元。但到89年重估時,需投資2,082.1億元,95年重編預算更提高至2,335.5億元。亦即核四停建再復建後,所增加的工程延誤賠償、漲價等損失,若與86年預計投資額比較,增加447.5億元,若與89年重估時比較,增加253.4億元。

由於核四廠發電延後,不得已改以油發電代替;但油發電成本遠高於核能,造成巨大損失。經濟部86年2月核定核四廠調整為270萬瓩時,預定兩機組分別於93年7月與94年7月開始供電,但現已延至99年後才能供電,延後五年以上。當時預計核四完工後每年淨發電量193億度,據經濟部提供的95年發電成本資料,重油發電成本每度3.02元,核能發電成本是0.62元,以油替代核能發電,每度成本增加2.40元,一年發電193億度,計增加成本463億元,以延後五年半供電,計增加發電成本2,548億元。若再計最近油價上漲,油發電成本增加,損失將更大。

以煤或石油發電產生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的外部社會成本增加;我國至今雖沒有正式統計二氧化碳排放的外部社會成本,但在全球以國際公約建構管制二氧化碳排放之際,台灣亦應將二氧化碳排放的外部成本列入計算。據中研院能源經濟學家梁啟源博士研究結果顯示,台灣二氧化碳每公噸減量成本約2,558元,則核四廠以油替代,每年應計外部成本達339億元,五年半高達1,864億元。

以石油發電除產生二氧化碳溫室氣體排放問題外,亦是空氣汙染的最大來源,造成人體健康受損及工安事故的外部成本,亦應計入。依據歐盟研究報告,如將煤及石油發電汙染和工安事故的外部社會成本計入(不含溫室效應的影響),則發電成本將增加一倍。台灣如以增加50%計,則以燃油替代核能,每年增加外部社會成本291億元,五年半合計1,600億元。此外,供電延誤五年半,投資利息以年息6%計,五年半增加利息負擔789億元。

如上估算工程延誤投資預算增加、以油代核能內部成本上升、列計外部社會成本及利息增加,合計損失已超過7,000億元。

89年10月27日行政院無預警突然宣布已興建三分之一的核四廠停建,震驚海內外,雖後再恢復興建,但錯誤的決策所造成的傷害已形成。由於政府決策缺乏一貫性,搖擺不定,不可預測性升高,嚴重破壞多年來好不容易建立的優良投資環境;因而國內投資大幅萎縮,外人投資停滯不前,致使民國90年台灣經濟淪為50年的首次負成長。

執政當局將90年經濟負成長責任推給國際經濟不景氣;但實際上國際經濟不景氣自90年第二季才開始,台灣經濟惡化在89年第四季即開始,可見89年10月27日宣布核四停建的錯誤政策,應是罪魁禍首,國際經濟不景氣只是雪上加霜而已。而且國際經濟自2003年開始已恢復景氣,但台灣卻一蹶不振,投資率尚未恢復核四停建前水準;因此,近七年(90-96)年台灣平均每年經濟成長率為3.64%,較亞洲其他三小龍韓、星、港經濟成長率,分別低1.02至1.37個百分點。如以其一半即0.5%的GDP歸於核四停建、投資萎縮的影響,則七年來損失的GDP達4,000億元。還有90年就業人數較89年減少10.8萬人,使失業率自2.99%暴增至4.57%。

再看當時決定停建核四對股市的衝擊,股價指數頓挫20%,使上市櫃股價總市值減少超過1.5兆元,股民損失慘重。

我們不厭其煩地估算核四停建決策錯誤,台電、全體社會與人民,直接間接損失高達2.6兆元,尚未包括就業減少失業增加的損失,其目的即在警告執政當局「錯誤的政策,比貪汙更嚴重」,今後施政決策能不慎乎!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asabibo&aid=1229978

 回應文章

澄澈高原
電力多多多~~
2007/11/15 01:56

放心吧,根本不用蓋。你會問,為啥????

原因如下:

http://www.epochtimes.com/b5/7/6/24/n1753455.htm

10年之後,台灣不但會是世界能源生產國,而且是其中的奇耙(各國會紛紛報導),生產的電力會開始多到"爆炸"。

10年後,中國總需電力大約是5兆3000億度,日本維持1兆1000億度(他們越來越省電),美國大概會成長到4兆4000億度

而我們台灣8~16年後一小個彈丸之地就能產超過1兆8000億度電...

10年後台灣光靠賣電就能賺到腦沖血(1度電燃油電成本2.6~3.0元NT$)

一年可以淨賺外匯5兆NT$(你沒看錯),變成世界最有錢的國家也不意外...

而且我們終於可以從 美 日 中國 3國中間得到最強的戰略地位

每年可以透過電纜賣1兆6000億度電 ,而且完全是賣方市場。(約5~8兆的外匯收入)

第一位顧客,日本。一年賣他2500億度,日本基於國家安全,也不會買更多。日本明白海底電纜的保障遠大於"能源線",更何況這等於油田就緊鄰在其國境下面(日本國域南達花蓮外海),而且石油能被攔截(在南海就被攔),直接電力則不能,我們甚至可以將陸上的部份變電廠設為外國領事地(性質如同外國辦事處)。

第二個客戶,美國。一年賣他7500億度。即使沒有日本要求美國出面保障"他的利益"(他應該會用分杯羹的方式),美國也會趕緊保障他那"倍增的利益" : 台灣不再單單只是太平洋的屏障,而是新的永恆大油田,你說美國那種貪吃像,會怎麼做?

第三個客戶,中國。當然要等前兩個客戶都買單了,才能輪到他,我想美日兩強權已經不可能讓中國吞了這個"永續大油田"。而且更重要的是,這時候我們可是拿超大的籌碼去中國談如何"邦聯",你給我國家,我給你饑渴的電,如果履約,合作愉快,配額會給更多,友善的好好談,我想那時候大家都皆大歡喜吧。

而每年我們賺進的巨額外匯,成為福利國家,變成免稅特區,大筆投入教育軟硬體(學生每人有筆電、重金聘外國一流教授),投入國防,高優惠廠商,甚至高額補助家家戶戶太陽能板,研發各種電能轉換儲存變成"全電島",國家變得超乾淨,各項資金之闊綽比杜拜還猛........

太囉唆了,總之,想像一下今年台灣國家預算才1兆3000億,有4倍以上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