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8/08 21:09:45瀏覽110|回應0|推薦1 | |
中國時報 2007.08.08 主計處的數據與民眾感受差距實在太大了 中時社論 在街頭巷尾一片物價喊漲的氛圍中,甚至連陳總統都出面說話,擺明了要干涉已行之有年的浮動油價,這種人人都感到物價漲勢已難擋的當口,主計處卻公布七月份物價下跌○.三四%,讓所有人幾乎驚訝地下巴都快掉下來了,難免引起一陣統計數字是否失真的撻伐。主計處所謂根據調查的客觀數據,與民眾當下的主觀感受,差距真的是好大。 物價一向是各國經濟最重要的指標之一,這一點可以從央行將維繫物價穩定,列為施政首要目標看出。如果有通膨疑慮,央行必須採取緊縮貨幣政策;如果通貨緊縮,央行必須反向寬鬆,一緊一縮間,物價牽動雙率走勢,影響層面遍及全體。就因為重要,因此針對物價的討論確實不宜流於意識形態,而應回歸理性探討。 從調查方法看,主計處的物價編制方法,一向與國際同步。反映到數字上,台灣物價走勢也與全球差異不大。以美國為例,美國今年一到六月消費者物價上漲率達二.五%,與台灣○.五%,差距兩個百分點。探究這兩個百分點的差距,一個百分點是來自用油,美國油價漲幅比台灣高,另外美國人都開車,用油量也比台灣大;另一個百分點是來自租金,美國租金今年上漲四%,台灣只漲了一%。扣除這兩個因素,台灣與美國物價上漲率幾乎是相同。因而可以說,調查方法不是問題。台灣今年一到七月物價上漲僅率○.四七%,比起大陸三.二%,韓國二.二%,香港一.五%,新加坡○.八%,其實是完全不值得大驚小怪。 當前台灣民眾對於物價之所以會斤斤計較,更多的其實是一種相對剝奪感的投射。投射出這些年,荷包變薄,中下階層民眾收入減少的焦慮。換言之,物價上漲的同時,國民所得並沒有同步成長。從衡量家庭生活水準的指標,家庭收支調查來看,民國九十四年,台灣地區家庭繳稅後,每月每戶可支配所得七萬四千五百元,比民國八十八年七萬四千兩百元,七年前,只多了三百元。這表示過去這些年,小老百姓不但薪水賺不到錢,就連做股票、存銀行,做小生意的都苦哈哈。 這種苦哈哈的情況,又以低下階層家庭最為明顯。主計處調查顯示,過去七年,台灣家庭可支配所得成長率平均僅○.三%,與六十、七十、八十年代初期,動輒兩位數成長的速度,完全不能同日而語。尤其最近兩年,台灣所得最低的四成家庭,所得成長率都只有○.一%上下,遠低於總體。這當中還是靠政府救助才撐起的數字,如果扣掉移轉性所得,最窮的二成家庭收入還少二千三百元,連續兩年下跌。 而這一波,由物料上漲所牽引的物價波動,上漲最多的都是牛奶、麵粉、食物等必需品,對低所得家庭而言,這些都是無可迴避的日用品,占其支出比例最高的消費,而由這些基本物料上漲所引發相關食品、餐飲業的全面上漲,早就反映各個賣場與飲食部門。以新竹縣為例,當地國小的營養午餐都醞釀要上漲,令地方政府都快壓不下去。這也無怪乎,一點小小的物價蠢動,已經足夠放大成為小老百姓的民怨。 台灣不到一個百分點的物價上漲率,絕非央行該以貨幣政策,全面收緊銀根的理由。但面對日益高漲的民生必需品物價,與對低下階層可能的衝擊,政府仍應採取政策,謹慎應對。面對供應商囤積物資,造成物價哄抬,公平會與各縣市政府應全力加強查緝,以免不肖商人,助長民眾恐慌心理。原先計畫調漲的公用費率,包括:油價、水電費、健保費,政府可考慮暫緩實施,或者針對家戶所得的高低,進行差別取價,以免進一步衝擊中低階層生計。 但更重要的還是採取更積極有效的政策,讓經濟活絡起來,而這種政策的推動也絕不是一周一利多那樣的短線炒做,畢竟物價上漲是全球的徵候,但國民所得成長的趨緩卻是台灣自己的問題。短期壓抑物價容易,長期怎麼刺激經濟活絡或許更重要。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