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日報960807
為千億農業基金把關
台灣農業問題存在已久,然由於其已非總體經濟之主流,因此未受到應有的重視,農民往往成為談判桌上輕易被犧牲的一群,而農產品產銷失衡、農民所得偏低、城鄉差距過大、農業勞力老化、農地資源利用率偏低、農產品藥物殘留等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亦持續惡化,也才有白米炸彈事件發生。遺憾的是,這樣的手段似乎未能喚醒政府拿出真正解決問題的方法,仍然嘗試採取各項補貼、救濟與收購等短效性措施來解決問題,然這些只是快速的止痛劑,僅能暫時緩和情況,若沒有繼續尋找病因,對症下藥,那麼病痛仍將如影隨形,最後終至身體無法負荷。
當初政府為順利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在農業議題上做出極大讓步,而為緩和貿易自由化所帶來的衝擊,透過多次政黨協商,好不容易修法明定政府應於民國92至94年三年間編足1000億的「農產品受進口損害救助基金」,作為因應WTO衝擊之經費來源。該基金隸屬於農業特別收入基金,由行政院農委會管轄,其成立宗旨在於:對國產農產品因進口或與外國、國際組織協議降低關稅稅率或開放進口,而遭受損害或損害之虞,給予救助。該基金之基本精神不僅限於「補貼」而已,主要是希望藉其協助,使台灣農業之產業作整體性的結構調整,在面對國際農產品自由貿易與國外具比較利益優勢農產品叩關的強大壓力下,讓台灣農業仍能永續經營。
經費用過半未見改善
令人驚訝的是,該基金運作迄今已耗用超過半數的經費,但台灣農業面臨的困境卻依然不見舒緩,農村經濟狀況亦未見好轉。細察該基金支用項目可發現主要以補貼(助)為主,甚至還夾帶一些與該基金成立宗旨不盡相符的項目,顯示現今該基金運用及審核機制確實存在檢討改善空間。
值得注意的是,新回合農業談判目前雖然延宕,但是WTO各主要會員國仍不放棄持續努力達成協議,以目前談判的趨勢,恐怕加入WTO後對我國農業最嚴格考驗在民國98年後才會陸續出現,而以該基金目前耗用之快速,屆時恐怕已耗用殆盡,我們是否有足夠經費因應當時的農業困境,令人強烈存疑。因此除了給予農民補貼外,應有更積極之思維與作法,畢竟「農產品受進口損害救助基金」主要是希望藉由該基金的協助能使農業作結構調整,讓台灣農業能夠永續經營。此外,以目前台灣每年農業預算已接近每年農業生產總值的三分之一來看,確實有許多值得檢討之處。
目前農業政策的訂定似乎偏向農政單位認為產業應如何推動,卻忽略農民本身意願,降低農民參與感,造成政策執行效果不如預期。在農業發展歷程中,農民扮演重要角色,而農民自覺才是產業永續發展之關鍵,政府有必要先釐清自我定位與角色。
後WTO時代農業所要面對的是迥異於過去的競爭環境,而單靠比較利益優勢已很難持續維持農業在國際上的競爭力,此種轉變正提供台灣農業未來生存的利基與思考的方向。如何善用資源並藉由塑身轉化台灣農業體質,創造出農業新典範,正考驗政府的能力,也關係到農業的永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