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紛擾,弊案充斥,台灣媒體每天都非常熱鬧,但是,不少漏網消息,對台灣的影響更深遠。
一則不起眼的消息—紐西蘭航空廿四日停飛已有十五年歷史的台北—奧克蘭航線。飛行台灣長程線的歐美航空公司這幾年一家家撤退只剩下荷蘭航空、西北航空、聯合航空等三家航空公司。
為什麼不飛了呢?「沒有利潤」,因為油價上揚,營運成本大增,而且台灣的客源有限,獲利不足。原本一周三班飛台北的飛機,將轉到市場更大的上海。
紐航停飛後,只剩長榮獨家經營,表面上對消費者沒有影響,但是,缺乏競爭,消費者選擇減少,未來業者對消費者予取予求的機會也會提高;而外商公司不斷撤出,看壞台灣市場的意義,更值得警覺。
台灣到紐西蘭的人口,穩定成長,去年兩萬八千四百五十五人次到紐西蘭,比前一年成長百分之六點五;但是,比不上大陸的八萬七千八百五十人次。
難道小國寡民一定會面臨斷航的命運?並不盡然。香港人去年到紐西蘭兩萬六千兩百八十九人次,比台灣還少,新加坡兩萬九千七百三十五人次,只比台灣多一點點,但是紐航的香港—奧克蘭航線一周六班,新加坡—奧克蘭航線則是一天三班。
香港、新加坡天然條件不如台灣,人口也不足以撐起市場,但將自己發展成轉運中心,吸引轉機的旅客將其當做中繼站,將外來人潮帶入,不只確保航線,人潮又帶進錢潮,經濟效益非常可觀。
台灣在大中國市場興起後,本有大好前程,奈何因政治因素,遲遲無法直航,外商公司一家家告別台灣,在亞洲各機場轉機回台灣,各機場的外籍航空公司一字排開,非常壯觀,但進了台灣中正機場,外籍航空公司屈指可數的景象,令人心酸。
最近吵得滿城風雨的ETC案,整天被立委釘得滿頭包,交通部長說,政府最多負擔十八億元。十八億元吵了三個星期還沒完沒了;但是因為沒有直航,台灣損失的不只十八億元,可能是一百八十億,一千八百億,甚至一兆八千億的經濟效益。政治人物應依比例原則天天追著執政黨不放,直到開放直航為止。
2006-03-24/聯合報/A15版/聯合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