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8/19 15:10:48瀏覽612|回應1|推薦2 | |
這才是心理學!(增訂版)How to Think Straight about Psychology (9th ed.)作者:楊中芳, KeithE.Sta, 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0-02-26 定價 350 元, 最低 276 元起... 聯經出版、博客來、TAAZE * 讀冊生活完整列出比價資訊... 商品條碼:9789573266051, ISBN:9573266059 這才是心理學 n 事件發生, 往往非單一原因可以解釋, 常常是好幾個因素, 甚至相互作用行成, 然而, 一般人偏向以零合遊戲來看待,以致發生偏差謬誤而不自知. n 機率是學習心理學必備之功課, 人們頃向於使用特例來否決機率, 抽菸得癌症的說法常被特例--抽菸三十年仍然健在的老王所駁斥. 但醫學和心理學上講的是機率, 而不能確切預告某人之命運 n 偽科學在心理學發展上, 成為很大的阻礙. 那些不被同儕認可, 無法驗證, 無機率和不能在 n 理論是可驗證, 隨著證據之累積, 同儕認定, 最終在機率上出現的行為規律. 知識的取得來自於實驗資料之累積,最後得出相同的結論, 很少實驗可以立即用在現實生活的, 因為現實影響的因素眾多, 和實驗之控制條件大不相同. n 科學上的共識, 是長期累積證據, 逐漸形成, 很少有突破性的發現, 這和媒體報章的說法大相逕庭. 比如電視暴力對兒童暴力之影響, 是透過各地各種實驗模式所得一致性的結論, 各個實驗或需各有缺陷, 但整個結合起來, 還是能對這個議題提出有決定性的結論. n 偶然和巧合發生的事, 需要靠持續驗證才能證實. 但人類總是設法找出連結, accident , oddmatch, coincident, 往往徒勞無功. 心理學不能對箇體進行行為預測, 只能對總體趨勢之機率預測, 當要預測個人之行為時, 很難避免錯誤.要接受錯誤才能避免錯誤. 也就是在以機率或是多元回歸時, 必須接受錯誤預測的必然出現, 才能得到較為準確的預測, 比亂猜要準確得多.
|
|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