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狂犬病復出之危機
2008/02/27 15:30:27瀏覽645|回應0|推薦4

狂犬病復出之危機

 

 

Abstract

As the traffic midway of Asia, Taiwan was easily exposed to the risk of bird influenza. Besides, other newly onset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 also added threatening. Among these the most dangerous was rabies, which relapsing risk was so high that no one could ignore it. We reviewed recent literatures to show that the estimation of rabies relapsing was quite rational. Thus it necessitates the coordination of all medical resources to enhance the prevention, or another epidemiological disaster may really recur.

Key words: immigrant disease,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 fear of water, border quarantine

摘要

      台灣位於亞洲環太平洋之交通樞紐, 也是每年候鳥春去冬來之中點, 近年來禽流感之說甚囂塵上, 所幸尚無爆發之跡, 然而其他新興傳染病也有可能趁虛而入, 有賴全國衛生機關保持高度警覺, 才能杜漸防微, 避免當年SARS 帶來之慘劇重演. 而狂犬病復發之跡象, 正是我們不敢掉以輕心的疫病, 可從種種跡象來驗證.

                                                   

關鍵字: 境外移入, 新興傳染病, 恐水症, 邊境檢疫,

     導言

在台灣防疫史上已經絕跡了40年的狂犬病, 是否有復出的可能, 的確很難讓人置信, 然而民國91年花蓮出現第一例1,2,3, 後來不治身亡, 雖然是境外移入的病例, 而且追蹤調查並無疫情擴大或傳染跡象, 卻也造成全國民眾恐慌不已, 深怕這個每年造成全世界超過5萬人死亡的瘋狂殺手重現江湖, 而這個可怕的夢靨, 隨著日漸增多的各種新興傳染病, 終究是揮之不去.

狂犬病原屬於動物的疾病4, 不止是狗, 其他動物包括人類也有感染可能, 故為人畜共通傳染病. 其致病原為狂犬病病毒 (rabisvirus), 引發病毒性腦脊髓炎, 感染初期會發燒, 頭痛, 食慾減退和嘔吐, 特別對水有恐懼感, 是以又稱為恐水症 “, 隨著病情進展, 有些病人會變得情緒激動而意識迷糊, 最後呈現肌肉麻痺、昏睡乃至於死亡, 一旦出現症狀, 致死率即可達百分之百, 藥石罔效.

罹患狂犬病的動物, 其唾液中含有大量之狂犬病病毒, 會經由咬傷或抓傷的傷口感染侵入身體, 然後沿著週遭神經逆行而上傳, 到達中樞神經系統( 腦與脊髓 ). 潛伏期可為5天至1年多, 平均為2個月, 端視咬傷部位與腦部距離而異, 越接近腦部則發病越快, 感染腦部後即可順著神經轉移至各個器官, 並進行增殖而發病.

美國之狂犬病例在19932003之十年間5, 大幅減少了80%, 2002年只有39個病例, 絕大多數為狗咬傷( 63% ), 其次為蝙蝠或其他動物如浣熊等等, 這種佳績得歸功於家犬之疫苗注射和及時的咬傷治療, 專家推論, 若能發展口服疫苗, 並推廣到讓所有野生動物接種, 再結合早期偵測通報與診斷能力之提升, 就有更好的結果.

在歐美先進國家已經日有改善的狂犬病, 卻是其他開發中國家持續擴大的麻煩6, 7. 每年亞非洲因狂犬病發死亡者超過5萬人, 南美洲之巴西與巴拉圭每年都有遭蝙蝠咬傷感染狂犬病致死的病例. 即以大陸地區而言, 根據大陸衛生部之報告, 近兩年來感染狂犬病死亡者已達3000, 且疫情有逐漸擴大趨勢, 以致於2004年大陸當局正式公佈狂犬病為大陸傳染病死亡首位.

     相關證據

1.         境外移入病例, 民國91年於花蓮出現第一例1,2,3, 病人在大陸遭狗咬傷後來台省親, 不幸發病身亡, 病理解剖證實為狂犬病, 雖然是境外移入的病例, 而且追蹤調查並無疫情擴大或傳染跡象, 卻也造成全國民眾恐慌不已,

2.         器官移植熱絡, 由於國內器官捐贈有限, 每年遠赴國外, 特別是大陸和東南亞接受器官移植者絡繹於途, 然而器官來路不明, 大陸死刑犯器官移植是公開的秘密, 移植器官是否遭受狂犬病污染不得而知, 其潛伏期可達7年之久, 也有報告連角膜移植都有傳染狂犬病的危險8, 及早發現被移植病人之狂犬病發作, 正是我國醫護人員之極大挑戰.

3.         出國觀光受傷, 近年來出國觀光蔚為風潮, 據疾管局統計, 每年都有十幾位在東南亞觀光遭受動物咬傷, 與當地初步治療後, 返國繼續接種狂犬疫苗治療者, 其他未通報或未繼續治療者大有人在.

4.         外籍配偶增加, 特別是來自於東南亞疫區之女性, 很有可能嫁入台灣, 或回國省親時遭受動物咬傷而傳入. 由於語言障礙和地處偏遠醫療資源不發達之鄉下, 很有可能延遲診斷造成疫情擴大之危險.

5.         寵物走私猖獗9, 圍堵不易, 由於台灣四面環海, 成為走私者可乘之機, 國人追求流行, 豢養各式寵物, 由西藏敖犬到南美綠鬣蜥, 乃至於各式昆蟲, 都有可能引進新興疾病傳染, 而隨手棄養, 也造成環境破壞與傳染擴大之危險.

6.         週遭國家狂犬病疫情嚴重, 除了日本以外之所有亞洲國家皆為狂犬病疫區7, 根據大陸衛生部報告, 狂犬病已經成大陸最大傳染病, 每年因狂犬病死亡者上千人, 至於菲律賓和東南亞諸國也不遑多讓, 許多病患死於家裡, 並未通報, 其潛在之病例數目實難以估計.

7.         流浪狗問題日益嚴重, 國人追逐流行, 盛行豢養寵物, 卻未守法植入晶片及施打預防針10, 而喜新厭舊, 棄養寵物隨處可見, 造成環境污染與社會問題, 流浪狗成群結隊, 難以獵補, 遑論接種疫苗11, 成為防疫之漏洞.

 

 

( 創作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angkwo&aid=1415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