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中美新型大國關係 冰與火之歌
2016/06/08 19:33:25瀏覽30|回應0|推薦0

 

2016年6月上旬接連的兩場大型的會議,在新加坡所舉辦的香格里拉對話,以及在北京釣魚台國賓館舉行的第8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和第7輪中美人文交流高層磋商會,正驗證了中美當前的關係正是冰與火的碰撞,兩國要擴展成中國所期望的「新型大國關係」,恐怕還有一段長路要走。
 
所謂「新型大國關係」,正如習近平在今年北京舉行的中美對話中所致詞的:「要堅持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原則」。而「新型」做為中國的外交辭令,主要是出現在2006年11月在北京所舉辦的「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的宣言中,就明白的確立其中的意涵。「宣言」中的一條所說的:「中非建立政治上平等互信、經濟上合作共贏、文化上交流互鑑的新型戰略夥伴關係」。

多邊主義建立關係

如果要從中美關係來看,雙方經歷了1997年11月的「建設性戰略夥伴關係」,再到2011年1月所確立的「中美合作夥伴關係」。如今,中國雖然取消了「戰略伙伴」的詞彙,但總體從經濟領域合作出發,中國是想與各國建立起多邊互惠的關係,也是中國透過「多邊主義」想與美國共同建立起「中美新型大國關係」的架構。

如今,中國在香格里拉對話中,跟美國發生了強烈的爭議。美國國防部長卡特在6月4日的「香會」中表示,中國如果繼續對南中國海有爭議的島礁從事挑釁性的軍事行動,最終就可能建起了一座自我孤立的長城。卡特還對會議上亞洲各國的國防部長、安全方面的分析員和學者表示,外界對於中國在這個具有戰略意義的海域和其他地區的行動,越來越感到不安。

對此,中國聯合參謀部副參謀長孫建國在6月5日「香會」演講中表示:「當前南海問題升溫,是由於個別國家為一己私利蓄意挑動而造成的。菲律賓提起的南海仲裁案,以國際法為幌子,其實質是否定中國在南海的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掩蓋其非法侵佔中國南沙群島部分島礁的行徑」。

孫建國還對美國意有所指的說:「某些國家對國際法採取合則用、不合則棄的投機態度,一方面帶頭在南海實施所謂的「航行自由計畫」,公然炫耀武力,一方面拉幫結派,支持其盟國對抗中國,壓中方接受並執行仲裁結果。中方對此堅決反對。「我們不惹事,也不怕事」。

從中美的激烈碰撞可知,雙方的認知差距主要還是在南海主權的問題上,而其他的領域還是有相輔相成之處。例如,中國商務部副部長張向晨6月6日就經濟對話開放的貿易與投資情況表示,中美經貿關係緊密程度前所未有,是中美關係的壓艙石。

張向晨還說,隨著中美經濟合作規模不斷擴大,領域不斷拓展,地域融合更加深入,中美經貿關係緊密程度前所未有,複雜程度也前所未有。他說:「我們應當以歷史的眼光來看待中美經貿關係,今天的確面臨許多問題矛盾甚至風險,如果我們回首來時路,我們就會發現我們已經跨越許多激流險灘,克服了許多難以想像的困難,已經站在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由此可知,中國在南海為了堅定主權,不惜與美國國防部長卡特叫陣,儘管兩國關係為了南海主權,已經掉到「冰點」,美國堅持的「自由航行權」不讓,中國堅持主權也不讓。

應培育共同朋友圈

但是,中美在北京舉行的戰略與經濟對話,中國就由習近平出面發表演說,希望中美要為構建新型大國關係而不懈努力,還希望中美應培育亞太共同朋友圈 ,不必為一些不該有的衝突而拉幫結派。

習近平的講話是否能把中美關係從「冰點」拉上「火點」,在美國重返亞洲與戰略再平衡的政策不變下,短期恐怕難見成效。

(本文刊登在旺報,2016、6、8,d3版)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ang88899&aid=60783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