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西安與廣島 台灣的選擇
2023/05/23 04:10:53瀏覽140|回應0|推薦1

七國集團(G7)廣島峰會召開前夕,大陸在西安舉辦「中國-中亞峰會」,兩場高峰會有互別苗頭之意,也彰顯大陸營造「全球東方」與美國所代表的西方集團對戰的意味,既是陸權與海權的爭霸,也是軍事與科技實力的持久戰。兩大集團持久鬥爭過程中,台灣如何選擇,攸關未來的命運。

全球東方 尋求新機會

過去西方國家一直把中國視為「東方」的代表,大陸也不否認自己是東方國家,拍了不少有關「東方」、「破曉東方」之類的電視劇。如今G7把西方國家都拉到地理位置更東方的日本廣島召開,對大陸而言,頗有大門口擺龍門陣的意味,也就同時召開「中國-中亞峰會」,套一句老話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用毛澤東的話就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東西「新兩大集團」之間的鬥爭,雖然不似冷戰時期美蘇隨時可能爆發核戰那麼危險,但這場「新冷戰」更複雜,應對更困難。新冷戰以文鬥開始,是否會以武鬥為結束,猶未可知,相關國家必須謹慎。

至於中亞五國為何願意站在大陸這一邊,很明顯的,俄烏戰爭爆發以來,這些在政治與經濟上高度依賴俄羅斯的國家,因西方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經濟都陷入困局,政治上也出現可能遭到俄羅斯併吞的危機,唯有中國打出不干涉內政,又透過一帶一路建設強化各國基礎設施,對中亞國家當然是利多。

其實,蘇聯、東歐解體之後,美國為主的西方國家不斷拉攏中亞國家,尤其美國為了打反恐戰爭,多次利用吉爾吉斯的機場空運美軍進入阿富汗。但是,美國一方面借道中亞國家,一方面也趁機推動「顏色革命」,這是中亞國家對美國不放心的地方。

冷戰結束以後,大陸推行「北方外交戰略」,結合俄羅斯和中亞國家成立「上海合作組織」,共同維護北方與西部地區的安全。但是俄烏戰爭爆發以後,在西方國家制裁俄羅斯的壓力之下,雖然大陸沒有完全切斷與俄羅斯的關係,但是為了避免西方攻擊,大陸也扮演調解人的角色。只是,除了充當調解人,大陸也更積極的建構「全球東方」,以提前因應俄烏戰後世局的演變。

所謂「全球東方」,是俄烏衝突以來受到國際關係學界關注的新概念。根據俄裔學者安德列‧齊甘科夫的觀察,包括所有中亞國家在內的「全球東方」國家,在烏克蘭危機上頂住美國與西方的壓力,採取不選邊站的立場:既不支持衝突的任何一方,也不加入西方制裁或特別軍事行動。他認為不能從狹隘的民族主義和爭奪世界統治權的角度,理解「全球東方」的語境。這些國家的政策反映了通過互惠和對話,而不是對抗和衝突來尋求新的機會,更希望阻止俄烏衝突的蔓延。

大選投票 戰爭與和平

「全球東方」相對早就存在的「全球南方」,意義更寬廣,既具有地緣經濟上的意義,也有地緣政治上的意義。蔡英文政府所推動的「新南向」著眼於經濟意義,為「大舉西進」台商找尋一條不會把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的新方向。但在政治上蔡政府卻逆勢而為,把台灣安全完全寄託在美國的身上。兩岸關係因而陷入僵持與對抗,人心不安,蔡英文不得不高呼「和平是兩岸間的唯一選項」。

然而,蔡英文沒有告訴大家,和平選項的內涵是什麼?難道只靠「維持現狀」就能維持?還是要像賴清德所說的唯有維護主權,才有安全與和平。即使如此,民進黨所要維護的是台灣的主權,還是中華民國的主權?兩者最大差別在九二共識,民進黨不接受,因為他們認為接受九二共識,台灣就會變成中國的一部分。國民黨接受九二共識,因為它可以表述中華民國的主權,對大陸而言,是否接受九二共識,是獨與不獨的區別。

兩岸分離70餘年,台灣維繫與大陸的民族之情,同時在價值觀與政治、社會上融入西方體系,而成為東西方溝通的橋梁,如今中美激烈競爭,台灣若完全靠向西方,將自毀長城,更可能成為戰爭與和平的選擇,明年的總統大選難道不是避戰選擇嗎?

(本文寫給旺報社評,2023.5.22)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ang88899&aid=179233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