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日本後殖民主義與台灣的選戰
2015/10/30 22:18:38瀏覽91|回應0|推薦0

 

今年是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但是台灣某家電視台卻播放一部充滿「後殖民主義」思想的電視連續劇,讓人忘了今夕何夕。這部電視劇的對話雖然以台、日為主,但是劇情中的統治者工具,也就是日本警察,幾乎清一色都是好警察,只有少數一、兩個也不算太壞的特務參雜其中,讓人感覺日本統治台灣時期,並不比當前的台灣壞。
 
「後殖民主義」思想是一種普遍的文化現象,許多被殖民統治的新興國家,一些人民都會對殖民主義者充滿懷念,於是在現實生活中,還是會不由自主的使用殖民者的語言,唱他們所唱的歌,甚至使用他們的稱呼來代替現有的人際關係的稱呼。對台灣而言,這種「後殖民主義」的現象,可以看出日本對台灣「皇民化」的效應至今還是存在,尤其是在南部地區,許多台灣菁英還是無法擺脫日本「皇民化」的影響。

●民主化與皇民化

日本殖民台灣時期,可以說是在「皇民化」時期最為徹底,所以在台灣的日本料理店隨處可見,吃日本料理就跟吃尋常餐飲一樣的普及化。而一些菁英家庭在裝飾房屋時,總會有一間會打造成日式榻榻米房間,有了這樣一間房間,才是真正菁英家庭的展現。
   
台灣從1990年代開始民主化以後,由於李登輝不時展現「皇民化」的思想,所以台灣的民主化,其實有著某種「皇民化」復興的作用存在,特別是李登輝歌頌「皇民化」,日本人類似司馬遼太郎、若林正丈等再幫台灣歌頌民主化,在雙方相互唱雙簧下,台灣原有的「中華文化」越來越變成是弱勢文化,雖然馬英九治理台灣7年多,還是難以讓中華文化復興,這是馬英九治理台灣的聲望會一直趴在谷底的主因。
   
也就是說民主化把日本的「皇民化」找回來,尤其是在一些優質大學裡面開設了許多台文、台史之類的系所,幾乎是作為找回「皇民化」的工具,這股找回「皇民化」能量,一直積累到2014年,開始由「318太陽花學運」以反對兩岸簽署服貿協議為由,學生佔領立法院而引燃反中怒火,一直到11月份的「九合一」選舉的全民大反撲,國民黨所代表的「中華文化思想」,一舉被「皇民化」擊潰,國民黨開始不知為何而戰,甚至許多國民黨的菁英,也不敢說要出面而戰。
   
所以,民進黨在「九合一」選舉裡,由台北市長柯文哲高唱「皇民化」思想開始,並由台北市向全台貫穿,造成民進黨大贏4都的盛況,連不該贏的桃園市都被民進黨拿下,這顯然是「皇民化」思想復興的主要原因。
   
由於日本「皇民化」思想的復興,在台灣產生的「後殖民主義」思想也就越旺,所以前面所談到的那部電視劇的收視率會高達2.44﹪,這已經是台灣近來前所未見的情況。而展現在政治上面,國、共簽署越多的協議,馬英九的聲望就越往下掉,民進黨的蔡英文根本不要露面,她的聲望卻一直高高在上。所以不用找原因,蔡英文聲望能持續在上,理由就是日本的「皇民化」思想所產生的「後殖民主義」在背後力挺,對國、共所代表的「中華文化」進行大反撲,這也是大陸對台讓利,卻越讓越不利的因素。
   
同樣的,國民黨的總統準參選人洪秀柱,在高談「一中同表」、兩岸簽訂「和平協議」的政見中,卻被定位成是「急統」的表徵,這就讓她越「表」,聲望卻越差。
   
就以民進黨內部2015年7月初所做的民調中,2016年總統大選,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蔡英文支持度為53﹪,領先國民黨準總統參選人洪秀柱的30.9﹪,若加入親民黨主席宋楚瑜,蔡的支持度為45.4﹪,洪為22﹪,宋則為21.4﹪,宋僅差洪零點六個百分點。
   
宋楚瑜是6月底鬆口表示會考慮參與總統大選,民進黨民調就首次加入宋,進行洪、蔡、宋三人民調,宋楚瑜的聲望馬上跳上來跟拼了半年多的洪秀柱差不多,顯然泛藍的選民對2016年的總統大選是相當迷亂的。

台灣傳統的政治版圖是「北藍南綠」,但洪、蔡二人民調交叉分析,蔡呈現全贏局面,在南部大贏三成以上,中部贏超過兩成、北部也贏一成以上。至於洪、蔡、宋三人民調,淺藍民眾對洪的「一中同表」有疑慮,因此洪無法拿到國民黨傳統支持者選票。 

●台灣誰怕「媚日」?

如果要問說,台灣到底有誰害怕「媚日」,除了「急統派」的之外,越獨就越親日,許多台獨團體的主事者,幾乎都跟日本有淵源,他們相信台灣如果遭到中國的「侵略」,日本還是會出兵保護台灣,這是他們在台主張台獨有恃無恐之處。他們甚至認為民進黨已經完全內造化,不可能再實現台獨的主張,所以離開民進黨自組台獨黨已經是一種趨勢。
   
例如,親綠作家金恆煒串聯主導成立「台灣獨立行動黨」,讓獨派勢力呈現紛歧,而剛剛籌組「自由台灣黨」的「公投護台灣聯盟」總召蔡丁貴則表示,台灣的獨派市場很有潛力,愈來愈多人出面組台獨黨是一件好事;不過,各台獨黨還是須要整合,不是彼此互相競爭、而是合作,「自由台灣黨」願意與「台灣獨立行動黨」整合併合作,一起拓展獨派力量。
   
而由「公投護台灣聯盟」召集人蔡丁貴催生的「自由台灣黨」,於2015年4月17日正式成軍,發起人包括台灣大學歷史系教授李永識、台左維新、民主鬥陣、革命議會等30個團體與個人擔任發起人。「自由台灣黨」至少會推出10位立委參選人並推出不分區立委。而親綠作家金恒煒串聯主導的「台灣獨立行動黨」,成員包括1996代表民進黨參選總統的彭明敏、前總統府資政吳澧培、前總統府秘書長陳師孟,以及綠朝許多政務官等都是發起人,2015年7月份應該會召開成立大會。
   
由此可見,綠營的政治社團相較於藍營,顯然多了許多,所以選舉時大家可以綁在一塊,營造團結的氣氛。就以2008年民進黨失去政權以後,首先把民進黨氣勢拉拔起來的是「台灣社」,他們在8月份首先發起群眾運動,在總統府前聚集了30萬個群眾,讓失去政權的綠營人士看到「人民的力量」依然存在。有了「台灣社」作先鋒,在2008年10月25日民進黨才又跳出來舉辦「反黑心顧台灣大遊行」,主辦單位預估有60萬人參加這場大遊行,這場遊行也讓民進黨的勢力從谷底逐漸爬升上來。
   
除了民進黨外圍社團特別多之外,民進黨外圍的智庫與網路媒體也不少。就以媒體來說,支持民進黨的媒體,除了一份主流媒體「自由時報」之外。呂秀蓮在副總統下台之後,讓她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創辦一份「玉山周報」,雖然「玉山周報」創辦一年多就結束了,但它所帶動的綠營人士創辦媒體的鬥志,卻越來越旺。

於是,在玉山周報之後,另一份網路原生媒體「新頭殼新聞資訊平台」也悄悄的創辦了。「新頭殼新聞資訊平台」是由中央通訊社前董事長蘇正平等資深媒體工作者,於2009年創辦的網路媒體,2009年9月1日上線,是台灣主要無實體出版品的綜合性新聞網站之一,他們自許為「一個有思考力的獨立媒體」。「新頭殼」從2009年能夠維持至今,實在是相當不容易的事。

而「新頭殼」營運團隊主要由前《台灣日報》員工組成,創辦人兼首任董事長蘇正平曾任《台灣日報》總主筆,首任總製作莊豐嘉(2015年離職)曾任《台灣日報》總編輯,政治記者林朝億曾任《台灣日報》政治中心副主任與「台灣日報員工自救會」會長。

另一份「民報」也是綠營人士籌募資金創辦的網路原生報,主要是以評論為主,跟許信良創辦的「美麗島電子報」相差不大,但是「民報」還是維持一些重要的新聞存在。
從這裡可以看得出來的是,綠營人士再沒錢,他們為了政治理想,還是會到處籌錢創辦智庫和網路媒體。反觀國民黨人士再有錢,也是一毛不拔的不肯出資創辦智庫與媒體,這是藍綠最大不同的地方。

●台灣的反中和親日從何而來

說實話,蔡英文和洪秀柱的支持度相差太大,即使洪秀柱有足夠的勇氣要力戰蔡英文,到最後恐怕會形成心有餘而力不足的窘境。在這裡我並非在唱衰洪秀柱,而是從現實面來觀察。就像前面所說的,當日本的「皇民化」鍋蓋被掀開來之後,反中的力量,跟支持中國的力量,已經形成不對稱的力量在較勁。
   
這或許是大陸過去在對台讓利之時,完全沒有想到的一股反抗力量,但是這卻可以從一部充滿「後殖民主義」的電視劇想到的地方,要不是我從網路上看到這部連續劇,我還沒想到為何台灣政治版圖會形成「北藍南綠」的緣故。
   
在我小的時候,我在南部所聽到的都是日本演歌翻唱成台語的歌曲,而這個取向至今並沒有改變。其實這個問題大陸早就很清楚,所以唱「同一首歌」,就是大陸最成熟的「統戰」歌曲,但是台灣人民聽不到這首歌,當然更不會唱這首歌。
   
記得謝長廷首次南下高雄征戰吳敦義的市長寶座時,他選用的競選歌曲就是「快樂的出帆」,這是典型的日語歌曲翻唱成台語歌曲的曲子,也是在台灣民間人人都可以哼兩句的歌曲。這首歌不但把選舉常勝軍吳敦義給拉下馬,也開始把高雄市由藍轉綠,之後藍營就沒有在高雄市贏過。
   
事實上,台語歌曲和日語歌曲結合,從一些唱台語歌曲的男、女歌手都可以看得出來。就以台語女歌手詹雅雯所舉辦的演唱會,整場演唱會還是會穿插3、4首日語歌曲在演唱會中。
   
而最近要「封麥」的台語歌曲天后江蕙,在她「封麥」的演唱會,必然也會安排幾首日語歌曲,因為她的日語歌曲唱的並不輸給日本歌手。同樣的,台語歌曲「天王」洪榮宏,他的日語歌曲也唱得可以出唱片,可見台語歌曲和日語歌曲之間有著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存在。
   
在台灣的中南部民間普遍使用的語言都是閩南語,如果台語歌曲和日語歌曲有著剪不斷的關係存在,那麼台語電視劇裡面大量使用日語,也是被視為理所當然,甚至會更吸引觀眾的收視。
   
從這裡我們可以再思考,民進黨的參選人他們舉辦的政見發表會,幾乎都是從頭到尾使用台語,跟藍營參選人都是講中文有著很不一樣的味道。近年來中南部的藍營參選人也開始大量的使用台語,但因為選民聽慣了民進黨講閩南語,聽藍營參選人講閩南語就是覺得怪怪的,有時還無法認同。
   
所以,2016年的總統大選,如果最後是民進黨的蔡英文和洪秀柱對戰,選舉語言必然是很關鍵的戰役。事實上,在政治溝通中,任何參選人的語言、服飾、標誌,甚至是使用的競選歌曲,都是相當重要的決戰點。

1994年陳水扁競選台北市長時,首度使用自己陣營的創作歌曲「春天的花蕊」,這是一首相當輕快的歌曲,配合他的競選標語「快樂、希望」,徹底改變民進黨人競選時都喜歡使用「哀調」的訴求,這是民進黨後來轉型成執政黨最重要的一步。

其實,歌曲、民俗的對戰,早期國民黨和共產黨就有很深刻的經驗。在國共對戰時,國民黨佔有大城市,所以喜歡唱流行歌曲,演話劇等這類比較洋派的作法,共產黨因為佔有的地區都是比較窮鄉僻壤的陝北地區,所以共產黨就地取材,把扭秧歌,跳大鼓作為戰爭的宣傳使用。

現在社會進步了,會唱陝北的歌謠者,已經越來越少,還好幾年前一個叫「阿寶」的歌手被發覺出來,他唱的陝北歌謠,還真是叫人如癡如醉,比起李玉剛的「新貴妃醉酒」,雖然味道不同,但絕對是在同一個水平之上。

前不久,大陸播放的一部電視連續劇「平凡的世界」,劇情真的很「平凡」,但是因為是演陝北農村的故事,男主角唱起陝北歌謠的動人心緒,真的不輸給「阿寶」唱的陝北歌謠,特別是最後一集,男主角用板車拉著自己生病就醫後的老婆回家,他一邊唱著陝北歌謠,一邊拉著板車,觀眾一定一邊擦淚,一邊看。

從大陸的故事與台灣對日本的「後殖民主義」的比較,為何「平凡的世界」配上陝北歌謠,故事就變得不平凡;同樣的,日本對台灣的「皇民化」之徹底,從唱台語歌曲的歌手,都會唱日語歌曲,他們之間的關係又如何?那就是日本殖民台灣的成功,如果日本軍國主義不是那麼貪心,非要吃調整個中國不可,而發動侵略中國的戰爭,也許今天的台灣會像琉球群島一樣,早就變成另一個講日語的島嶼。

從這裡也可以想像,日本人在戰後並沒有把台灣的主權歸屬於誰,目的還是不甘心台灣會被中華民國拿走,他們何嘗不想讓中國人打中國人,爾後他們再來個「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伎倆。所以,兩岸只能和平,萬萬不能開打,否則台灣如果再被日本佔領,搭配已經被「皇民化」的台灣人,在台日合作下,台灣人再變成日本人,恐怕比作「中國人」的意願還高。

●蔡英文和洪秀柱如何對戰

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理解,蔡英文代表的是被日本「皇民化」的廣大台灣中南部的力量,洪秀柱即使有國民黨的力挺,但她倡言自己是國民黨「白色恐怖」的受害者,但是「白色恐怖」只是少數外省人有感,多數的台灣人根本搞不清楚什麼是「白色恐怖」,但若談起「228事件」,這對台灣人的意義就不同了,起碼從民主化以後,民進黨每年到228這一天,總要有些儀式性的動作,讓不是228事件的受害者,也會感同身受。
   
在這種情況下,洪秀柱要和蔡英文對戰,恐怕沒有什麼地方可以著力,這也是為何宋楚瑜才說考慮參選,他的民調馬上就跑上來跟洪秀柱差不到一點。那麼洪秀柱怎麼辦呢?看看台灣還有日本很深的「後殖民主義」思想存在,洪秀柱是否能由此著手,我提出的看法,也許有助於洪營助選者的思考。
   
畢竟,民進黨的蔡英文已經佔有了日本「後殖民主義」這一塊,過去大陸都會出手幫助馬英九,但是洪秀柱是否有辦法讓大陸推得動,只能說很難。因為馬英九有國民黨長期培養的養分存在,但洪秀柱卻缺乏應有的養分,所以只要能讓藍營大團結,洪秀柱可能有當選的希望,但是以目前來看,藍營會大團結嗎?也許要等到下回才能分解。

(本文刊登在澳門九鼎月刊,2015、10月號)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ang88899&aid=34555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