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恐怖攻擊 人類最大的剋星
2015/01/09 16:58:28瀏覽121|回應0|推薦0

 

2015年1月7日法國發生近20年來最大的恐怖攻擊行動,3名蒙面歹徒闖入《查裡週刊》對著該週刊的員工開火,導致該週刊的員工12人死亡。法國遭到恐怖攻擊最嚴重的一次是在1983年,當時駐紮在黎巴嫩首府貝魯特的和平部隊,遭到一輛載滿炸藥的卡車衝進營區引爆,造成和平部隊50餘名海軍陸戰隊員喪生。
 
在冷戰時期,恐怖份子大多鎖定美國人犯案,這是因為美國人喪命,比較會引起美國的媒體關注,畢竟,當時全球的主要媒體都控制在美國人的手上,所以恐怖份子就是希望藉由美國人所掌握的全球媒體,引起全球的關注。但冷戰結束後,恐怖份子的犯案已經不再侷限於美國人,其他國家也可能變成受害者。

根據美國國務院2013年公佈的最新數字,2012年共有6771起恐怖攻擊事件,並造成全球1萬1千多人死亡。2013年10月,CNN也公佈自己所做的恐怖攻擊統計,發現美國國務院由於界定標準的改變,忽略了部份恐怖攻擊,因此2012年實際上有8500起恐怖攻擊事件,並造成1萬5千多人死亡。然而,2011年僅有5千多起攻擊事件,死亡人數也只有1萬1千名。恐怖攻擊次數,似有逐年增加的趨勢。

這幾年來發生比較多恐怖攻擊的國家,反而是在肯亞、伊拉克、阿富汗的恐怖攻擊。所以第三世界的國家也逃不過恐怖攻擊,就以肯亞為例,根據美國大使館的統計,2011年至2012年間,肯亞至少發生17起涉及手榴彈或炸彈的襲擊,至少造成48人死亡,近200人受傷。而2013年9月21日,一批槍手在內羅畢高檔的西門購物中心,槍殺顧客超過70人遇害。

至於伊拉克和阿富汗由於美軍撤離,隨時都有恐怖攻擊發生。另外2014年新崛起的「伊斯蘭國」,則是以砍頭威脅西方國家。美國針對中東地區混亂不堪的宗教惡鬥,不管是政府或人民,都傾向以現實主義的方式,加以處理。然而,雖然美國政府有建立「中東新秩序」的決心,但是冷戰後幾乎沒有一個總統有這個能力達成這項目標。這也是美國老外交家季辛吉還要擔心中東會出現難以收拾的「權力真空」狀態。
   
事實上,從911事件發生以來,當時的小布希總統就把反恐當成是一種戰爭在對應,所以,2001年911事件發生之後,當年的10月8日小布希就派遣特種部隊進入阿富汗。2003年4月小布希又派兵攻打伊拉克,並試圖在伊拉克建立一個美式的民主政府,但顯然並不成功,以致於美軍從伊拉克撤軍以後,才會崛起「伊斯蘭國」。
   
這麼多激進的恐怖份子,從西方世界到第三世界,再回到法國的西方世界,幾乎沒有國家能逃離這些恐怖攻擊,儘管每次發生恐怖攻擊之後,各國的領袖都會加以譴責,但似乎沒什麼效果,所以恐怖主義早就變成全球最大的剋星。

(本文寫給漢聲短評)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ang88899&aid=2008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