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建構亞洲安全 兩岸應先行
2014/10/28 13:16:43瀏覽30|回應0|推薦0
2014年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領袖會議將在北京登場,上次2001年在上海舉辦時,中國經濟才剛要崛起,所以中國還很難掌握整個會議的主軸,而13年後中國經濟已經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2大經濟體。在中國能夠主導議題下,習近平和美國總統歐巴馬的「習歐會」,中國應該會拋出「亞洲安全」的相關議題,盡量把美國排出對東亞的影響力。
 
「亞洲安全」概念的出現,主要是今年5月21日在上海所舉行的第四次「亞信高峰會」上,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談論建立「亞洲安全合作新架構」時所提出,雖然習近平並未點名批評美國所推行的「亞洲戰略再平衡」,但他卻表明亞洲安全與亞洲以外國家無關,提出「亞洲的事情,歸根結底要靠亞洲人民辦」。習近平這樣的宣示,一直被認為是中國想要建構亞洲版的「門羅主義」。

其實,中國大陸若要建構「亞洲安全」,就必須從建立「兩岸安全」做起,可惜的是儘管馬英九總統過去一再呼籲兩岸最高領袖,應該藉由這次的APEC領袖高峰會中,順便進行一次「馬習會」,以便共同討論建構「兩岸安全」的相關議題,可惜的是中國大陸並沒有接受這樣的想法。

若這次在北京舉辦的APEC領袖高峰會能夠實現「馬習會」這才是建立「兩岸安全」最重要的起步,如今「馬習會」既然已經破局,那麼明年就更難有機會再舉行「馬習會」了。

沒有「馬習會」,那麼從今年和2016年台灣的兩次大選,國民黨能夠順利過關的可能性,將會逐漸的降低,因為馬英九總統這6年半的任期裡,比較受到肯定的就是兩岸的交流,但是在他下台前,馬習會若還是無法實現,那麼攸關建構「兩岸安全」的政治對話,就無法開啟。

兩岸的經濟協商,已經完成許多項目,去年許多大陸涉台研究人員,都認為今年應該舉行「馬習會」,以便兩岸能擴展政治與軍事上的對話,進一步推進兩岸建構軍事互信機制,才有辦法共同維護從東海到南海的島嶼安全,所以建立「兩岸安全」,大陸才有能力去說要建立「亞洲安全」。

這次由前副總統蕭萬長代表馬總統率團出席本次高峰會,大陸涉台研究學者認為在「蕭習會」中,可以達成兩岸關係走勢一個非常重要的關鍵點,這恐怕是一項過度的期待。

大陸涉台學者認為這次「蕭習會」會推動兩岸關係的大轉向,主要是今年的高峰會有別於以往,是首度在北京舉行,台灣代表團亦是首次赴北京參加APEC高峰會,這對兩岸關係而言,不僅具有極其重要的政治象徵意義,而且也具有持續推進兩岸交流合作的重要現實意義。

其實,「蕭習會」所能彰顯的意義,應該是很有限的,特別是兩岸的政治對話,如果不是由馬英九總統親自開啟,很難受到台灣民意的支持,因為代表人的授權是相當有限的,即使過去美國到北京談判的代表人員,也要跑到廁所打電話向在華府的總統請示,最終也可能是事倍功半。因此,馬英九沒出席本屆APEC會議,對於建構「兩岸安全」或「亞洲安全」都是一大遺憾。

(本文刊登在旺報,2014.10.28,d3)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ang88899&aid=18510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