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北市選舉牽不動兩岸關係
2014/10/21 10:18:05瀏覽29|回應0|推薦0
「九合一」選舉剩一個多月,但選舉熱度已被食品安全遮掩,使得選舉也被「急凍」。但並不代表這場選舉就不重要,台北市長選後對台灣政治與兩岸關係的影響,就頗值得關心。
 
大陸涉台單位基本上是從3個面向來思考:一、台北市長的選舉跟政府當局有多大關連?二、柯文哲以無黨籍身分,能夠打破藍綠板塊?三、台北市跟大陸一直很密切,所以選後台北市能否帶動「台灣社會兩岸化」,或者「兩岸關係內政化」。

先說第一項,國民黨參選人連勝文,去年在國民黨「九月政爭」時曾隨著連戰批評馬英九「現在並不是大明王朝」,對馬英九來說,實在是一項強烈指責,馬政府是否能全力幫連勝文助選,可以看出國民黨內部的團結與否,但是現在食安已經攪得馬政府焦頭爛額,是否還有能力去關注台北市長選舉,恐怕也不容易。

如果馬政府為了食安而放棄對連勝文助選,連勝文如當選,他跟馬政府是否能維持和諧關係,還是從此各走各的路,這對台灣政治將會產生怎樣激化的關係,是頗值注意的觀察點。

柯文哲堅持以無黨籍身分競選台北市長,在「兩個政治素人」的爭戰中,如果他勝利了,那麼台北市藍大綠小的板塊是否被打破?事實上,以高雄市為例,在謝長廷南征以前,高雄市基本上一直是藍營的天下,在謝長廷成功南征以後,高雄市竟然完全變成綠營天下。高雄經驗是否會在台北市複製,亦值觀察。

如果柯文哲真的勝選,又徹底打破藍綠板塊,那麼國民黨想要在中央長期維持執政權,可能性就更低了。所以台北市長國民黨是有「輸不起」的責任,但是連勝文本人也有「輸不起」的責任,所以他在民調不如柯文哲之下,不得不搬出帝寶,而且也把他老爸這張王牌,很早就急急如律令的打出來。

台北市跟大陸互動比較直接,以「台灣社會兩岸化」來說,「兩岸化」是把名詞變成動詞來看,所以「兩岸化」是以滾動式方法,把台灣社會都跟大陸連結在一起。但就算北市能把大陸事務「兩岸化」,南部幾個縣市,恐怕也會抵制到底。

至於「兩岸關係內政化」,顯然是希望把兩岸關係在各級政府中,設立類似中央陸委會的機構,兩岸關係自然就會「內政化」。這項把兩岸關係內政化的可能性並不高,各地方政府並沒有任何縣市做到,光靠台北市政府內成立兩岸關係機構,恐怕也難以推行到其他縣市。

台北市長雖是年底最重要的一項選舉,但它過去對其他縣市帶動的能量似乎不足,使得台灣社會還是有一大幫人反對「兩岸關係內政化」。所以大陸涉台單位還在期待,這一次能實現「兩岸關係內政化」,恐怕還是早了一些。

(本文刊登於旺報,2014.10.21,c2)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ang88899&aid=18349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