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3/07/18 03:32:56瀏覽175|回應0|推薦1 | |
國安局長蔡明彥日前接受媒體專訪時說大陸目前沒有能力攻擊台灣,卻避重就輕不提解放軍何時有攻台的能力,於是遭到綠營「壯闊台灣聯盟」理事長吳怡農的批評,他說「這是最遺憾、最糟糕的公部門示範」。其實,不管大陸現階段是否有攻台能力,但是,近來大陸對台實施的「戰備警巡」,早已經讓台海變成全球最危險的海域,政府不能矇著眼睛看不見,就以為沒有危機存在。 國防部針對「中共執行聯合戰備警巡」,7月12日就偵獲解放軍殲-10、殲-16、蘇愷-30、轟6、運-8反潛機等各型機計34架次出海活動,其中29架次逾越海峽中線及其延伸線,進入西南及東南空域,配合其遠海長航艦船,在我東南應變區外實施海空聯訓。 所謂「戰備警巡」,這是在自己的領土或領海範圍內才會有警察去巡邏的動作。大陸的「戰備警巡」既然已經跨過海峽中線與台灣的西南海域,甚至可能登上台灣的船舶檢查,就是在我國的領土執行主權範圍的權力,我方能夠用海巡或軍事力量去干預嗎?如果不能,那是否大陸已經把他們所講的「台灣是中國一部分」的宣示,變成可以執行的一個政策? 如果「戰備警巡」可以做執行政策的解釋,那麼大陸是否有攻台能力,顯然不再是那麼重要,就像解放軍機艦可以跨越台海中線,台灣沒有能力去維護過去美國以中線劃分的「現狀」,那蔡政府的政策主張說是要「維持現狀」,現狀又該怎麼維持? 再看,最近一場由國人設計主導,完全民間籌資,多國專家參與,從D-30日開始推演,第一個真正囊括國家總體安全考量要素的全視角兵棋推演,終於在台北舉辦。兵棋推演8個動分別為:1、威懾、封鎖與撤僑,2、飛彈與空中攻擊,3、三棲進犯,4、停火與外交調停,5、能源供應與網路,6、經濟供應鏈與市場,7、戰傷醫療與救治,8) 網路與海底電纜。 據稱這次兵推結果,對於台澎防衛作戰可能只是國防部來扛責,對於「作戰部隊的耐度」與「基礎民生的韌性」極不對稱,即使有「民安」、「萬安」演習存在,但是,我們社會的支撐度,距離國軍「漢光」等級的測試驗證,還有很大的差距。 也就是說,透過兵推的結果,兩岸若發生戰爭,最終可能只是國軍在單獨作戰,國外諸多可能因為台灣有事,而有能力和意願介入者,恐怕只是一種幻想,包括美軍、日本自衛隊,即使可能和國軍舉行聯合軍演,但在戰時都不太可能實現來台協同作戰,在這種情況下,國軍是否有足夠的實力抵抗解放軍的攻擊行動,以兩岸軍力嚴重失衡的條件來看,實在很難判斷大陸還沒有具備攻台能力。 當然,也許就是因為兩岸軍力嚴重失衡,美軍為台設計的戰略,已經改變採取引解放軍登台,然後在陸地進行巷戰,這也是美國要對台強推火山布雷系統之因,不惜讓台灣變成「地雷島」,就是跟解放軍玉石俱焚的焦島戰略。這跟陳水扁執政時期主張的「決戰境外」,以及國軍「灘岸決戰」的作戰模式,已經是一種完全不同的戰略思維。 如果焦島戰略還是無法守護台灣,未來美軍是否也會像對烏克蘭一樣,出售集束炸彈給台灣?要知道,集束彈藥是一種非常可怕的、不加選擇性的攻擊武器,出於充分的理由,它在世界上許多地區都被禁止使用。美國決定把集束彈藥給予烏克蘭,這個舉動將不可避免的使美國與西方盟友產生分歧,而盟友之間的任何分裂,對俄烏戰爭恐怕都是最不利的後果。 所以,台灣所面對的問題不是大陸是否有攻台能力,也不是台灣要有多少或什麼樣的武器,才能阻止解放軍攻台。執政者與其像賴清德投書「華爾街日報」,主張保衛台海的和平計畫的「四大支柱」中,首要就是要建立台灣威懾力,不如好好想如何與大陸共同謀求「融合發展」。 當前,大陸正積極推動兩岸「融合發展」,融合發展是一種漸進式的讓兩岸和平共榮,既沒有強制力,也沒有誰吃掉誰的問題,民進黨若再予以污名化,或者非要把「促融」、「促統」和「一國兩制」都劃上等號,不見得對台灣有利,反而更可能激發大陸攻台的意志。因此,為了有效制止大陸攻台,台灣已經無法依靠民進黨政府在大陸政策上有所轉圜。為了維持兩岸和平,目前唯有依靠選民的力量,用選票下架民進黨,兩岸才能實現和平共融的願景。 (本文寫給旺報社評)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