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美中在南海再起波瀾
2014/08/30 00:21:34瀏覽93|回應0|推薦0
        2014年8月19日中國大陸殲-11戰鬥機在海南島東方空域,近距離接近美國P-8反潛機後,白宮副國家安全顧問羅茲(Ben Rhodes)8月22日表示,這是令人深深關切的挑釁之舉,這件事顯然“違背交往的精神,我們已向北京表達嚴重關切”。
 

     針對美方的指責,中國大陸國防部新聞發言人楊宇軍也在8月23日表示,美方對中方大規模、高頻度的“抵近偵察”才是危及中美海空軍事安全、導致意外事件發生的根源。我們敦促美方減少直至停止對中國的抵近偵察活動,為兩軍關係發展營造良好氣氛。

  “抵近”在軍事用語上是指“逼近”的意思,通常是跟“射擊”連結起來使用。所以“抵近射擊”是“逼近目標射擊”的意思。在《漢典》中曾舉了一個例子解釋。劉忠“巧取尚莊,開闢豫北”,用現在的話是說:“步槍、機槍都開火射向碉堡,壓制敵人的發射點,山炮也抵近射擊。”另外“要他們抵近射擊,節約子彈。” 

  同樣的,楊宇軍針對美方對中國進行大規模、高頻度的“抵近偵察”,才是危及中美海空軍事安全、導致意外事件發生的根源。可以看得出來,美軍在南海地區為了偵察更詳細的目標,在不斷的“抵近偵察”中,已經釀起中、美雙方在軍事上可能有擦槍走火的情形,這是雙方要在口頭上對轟的主因。
 
中美雙方在南海可能發生的軍事衝突,也不僅這一次。在2001年4月1日解放軍的F-8截擊機衝向美國的EP-3偵察機,導致解放軍的截擊機墜毀,美國的EP-3偵察機迫降在海南島,美軍的24名機組人員被中國大陸關押了10天,這是首次出現的中美軍機擦撞的案例。

  另外,在2013年12月5日美國考本斯號飛彈巡弌艦與中國大陸護衛艦在南海對峙,因為雙方互不相讓,也差一點發生對撞的情況。而今年8月19日中國大陸殲-11戰鬥機在海南島東方空域,對美軍例行性偵察的P-8反潛機,做出挑釁的舉動,才引發美國副國家安全顧問羅茲的抨擊。

  從這些例子來看,中美雙方都不放棄南海的主權,在中國大陸把南海視為中國傳統所屬的海域,所以只要危急或侵佔南海的主權,中國絕不收手,因為這是攸關中國“核心利益”的問題。

  同樣的,美國並不承認南海是屬於中國的海域,美國前國務卿希拉里於2010年的7月23日,就在越南舉行的“東協論壇”外長會議上表示,美國對南海爭端深表關注。希拉里還說,南海是“國際水域”,美國願意協助各方協商結束爭議,但不支持任何一方對有關地區擁有主權。

  由於美國表態南海是屬於“國際水域”,從2010年以後南海的爭端就越來越多。不僅越南繼續在南海鑽井探油,還不斷的向南沙群島擴展他們的領域。而菲律賓也因有美國的支撐,就在鄰近菲律賓的“禮樂灘”設置一些海上的標誌物,解放軍不得不向菲律賓嗆聲要清除這些標誌物。
然而,即使解放軍清除了這些標誌物,在地緣戰略上菲近中遠的情況下,菲律賓還是可以隨時再把標誌物放回去,這將讓解放軍疲於奔命。

  菲律賓雖然在禮樂灘上放置標誌物,但以菲律賓的探油能力還不至於會盡快動手。但是越南早就跟美、英的石油公司合作探油,利用美、英的石油公司來保障鑽油所獲得的利益。

  目前越南已經擁有常態性出油的4口油井,包括白虎油田、大熊油田、白犀牛油田、青龍油田等大型油田。從1988年以來,對越南的1億美元外國投資中,就有一半是投資到海上的石油鑽探,石油對越南的對外貿易佔有很重要位置。

  所以,越南沾上海上鑽油的甜頭,在美國的保護下,南海的爭端恐怕只會越來越多,而不是越少。

(本文刊登在香港中評網,2014.8.29,網址如下)http://hk.crntt.com/doc/1033/5/6/8/103356814.html?coluid=33&kindid=4371&docid=103356814&mdate=0829020849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ang88899&aid=16752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