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嚇阻中國 寧將南海變戰場?
2014/06/03 17:04:26瀏覽44|回應0|推薦1
中國大陸與越南在南海的衝突加劇,美國總統歐巴馬日前在西點軍校的畢業典禮中,強調美國與盟國若在南海遭到「侵略」,美國將單方面採取「動武」行為。這是歐巴馬擔任總統以來最顯著要在南海挑起戰爭的說法。
 
南海危機升高,應該是從2010年3月中國政府正式向美國高層官員表明擁有南海主權,而且首度使用「核心利益」的字眼,表示「南海是關係到中國領土完整的核心利益」。這意味著南海問題和台灣,新疆,西藏問題一樣,中國絕不容許他國做任何的改變。

美國鼓舞各國掠奪

這不僅引發南海周邊國家的反彈,美國前國務卿希拉蕊也在2010年越南「東協論壇」,美國對南海爭端深表關注,南海是「國際水域」,美國願意協助各方協商結束爭議,但不支持任何一方對有關地區擁有主權。

美國對南海使用「國際水域」說法一出,不但鼓舞越南大舉掠奪南砂島礁,菲律賓也隨即占有離菲國鄰近的島嶼,例如跟中國衝突最大的黃岩島。使南海變成周邊國家較勁的「戰場」,越南軍艦還不時向台灣駐防的太平島發射砲彈示威。現在歐巴馬再祭出「侵略」與「動武」兩個詞彙,只會讓南海爭奪風波再度捲起千層浪,無助於美國的「亞太再平衡」戰略。

美國對於「動武」的認知,在國際戰略上都是「把武力當成一種政治工具使用」,但過去美國敢說「動武」的對象,都是跟美國實力懸殊的國家,例如伊拉克、利比亞、古巴等,甚至連對北韓都不敢使用「動武」這個字眼。

但是,美國敢跟中國說出「動武」,顯然歐巴馬在完成從阿富汗與伊拉克撤軍後,美國在國際社會不可能沒有敵人,才會「重返亞洲」來找中國大陸的麻煩。只是歐巴馬雖然說必要時可在南海「單方面動武」,但他還是強調:未直接威脅到美國的危機部分,美國不應單方面行動,而應動員盟邦和友邦採取集體行動,動用外交、制裁、訴諸國際法,有必要時採取多國軍事行動。

這顯示美國對中國還是有所疑慮。畢竟現在的中國並非解體前的蘇聯,貧窮的蘇聯跟富裕的中國是無法比擬的,美國對貧窮的蘇聯可以採取「和平演變」戰略,但對富裕的中國恐怕難以動搖其國力。

在南海局勢越來越詭異的情況下,歐巴馬威脅要在南海「動武」的動機又是為何?首先,美國總統能在歷史上留名者,大多跟戰爭有關,歐巴馬擔任了近6年的總統,一直找不到一個地方可以施展武力,南海應該要比東海更容易下手。

其次,南海周邊的東協國家,幾乎都是弱國居多,東協國家如果要和中國爭奪南海主權,必然要依靠美國的力量,才能立於不敗之地。所以美國對南海的態度越強硬,菲律賓和越南覬覦南海的主權與資源的野心就會更大。

多方聯手圍堵中國

第三,歐巴馬揚言美國還要繼續做「世界未來100年的領袖」,既然如此,美國絕不可能讓崛起的中國有機會繼續發展。在烏克蘭被俄羅斯主宰下,美國因為地緣戰略的問題,難以直接介入烏克蘭分裂危機,所以只能「重返亞洲」來圍堵中國大陸,不管美國是否會真的動武,但是美國起碼在東方贏得面子。

由此可知,美國對南海問題從認定是「國際水域」,到攸關美國的「國家利益」,就已經開始擺明美國要強力介入南海衝突。而歐巴馬說出中國在南海是「侵略」,美國不惜單方面「動武」,顯示南海問題只會越來越複雜,而不可能再平靜無波。

(本文刊登於旺報,2014.6.3.c2)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ang88899&aid=13866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