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專賣針線紐扣的店舖上上下下找過幾回,始終沒有發現與大衣上缺了的相同的釦子。「扣子千百種,缺了以後要再找到一模一樣的,本來就不容易。」老闆娘一面端詳我以手機拍下的紐扣照片,一面說。
「那…?」老實說我這樣找東西的經驗實在不多。「有的人覺得,找到相似的湊合一下就好了…。」聽了,我搖搖頭,「好醜。」「那就全部換過吧,現在你的選擇就多了,大小合適你也喜歡的,都可以。」老闆娘這樣說。隨著他指向各式紐扣的手勢,方才要在眾多紐扣中找到相同的難處,轉變為挑選中意款式的歡喜。
將原有鈕扣的縫線一個一個剪斷,我在針線盒中挑選與大衣的深粉紅色相配的縫線,依著原本的位置,一針一針,牢牢的將淺褐色木頭拋光的六顆新釦子縫上。
完成之後,拉齊左右兩兩相扣,望著平整的衣服,想著老闆娘的話,笑了;或許其中是一個適用於許多方面的道理。關於衣服、關於環節、甚至是交握的十指;相互扣合之前,「放下」,是必要的程序。
是「放下」,不是「放棄」。放棄,是任由可見的遺缺存在,而那些放下仔細保存的,精緻的鈕扣、流暢的程序、溫柔的手,我想,終會在另一件衣服、另一個環節、另一雙手中,找到最適合的,再次緊密相繫。
相扣,在慎重的對待下,原來是一種珍貴的契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