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1/10 17:37:55瀏覽800|回應1|推薦1 | |
Rojak在马来西亚是很普遍的小吃,一般是把各种水果(小黄瓜,番石榴,沙葛,黄梨之类,依个人喜好而定)淋上粘稠的黑色酱料,撒上一些碎花生后搅拌均匀。吃起来味道微辣,可说是马来式的沙拉。
对我来说,我生长的这个国家也像一盘Rojak。马来西亚是一个大托盘,不同人种混杂在这里不停翻搅,经过半个世纪的调味,终于有了现在这种独特的美味。 我不清楚外国人对我们的印象如何,但感觉上大家都以为我们身怀绝技,通晓多种语言。老实说,这真的令我非常汗颜… 从小就被灌输了学习三语的重要性~即使不打算在政府部门工作,但是想要在马来西亚生存基本的马来语沟通能力是必要的;华文是我们的母语,国家独立以来争取学习母语的斗争从没停止过,有了现在的局势真的不容易,而且我真的很喜欢自己的语言;至于英语的地位就不用多说了,身为国际语言,不学几句旁身怎么行? 此外还有各自的家乡方言——福建话,客家话,广东话,广西话,海南话…有的甚至连泰语都不放过!所以在这里说话真的要当心,虽然只是少数,但有的马来人和印度人的华语和方言搞不好说得比我们还溜。我就有过不少超糗的经验,印象很深刻的就是去毕业旅行时,我们在巴士上喧哗,坐在前面的印度小子不时回头看我们,我和朋友就开始对他评头论足起来,结果他又回头瞪了我们一眼,然后用很纯正的广东话说:“你地可唔可以细声D啊?”当时的反应就是傻眼,感觉背脊凉了一截,还在想是不是听错了~~Oh God!超尴尬的说… 在槟城旅行社混时有一个马来同事,外表跟一般马来妇女没两样,实际上是深藏不露。她不但会国语,英语,华语和福建话,而且还说得很流利;叫我怎么能不找个地方钻呢?人家可不是半桶水,而是真材实料!这是因为她念小学,从小受华文教育,而且槟城人几乎都讲福建话的关系。可见环境是多么重要,可是我真恨自己不长进,在槟城打滚十个月还学不会福建话。 嗯~言归正传,虽然真的有很多厉害的人,同时掌握好几种语言也不在话下,但是本小姐可说是本门中的败类,学艺不精那种!的确是有这样的情形,我们学得多却无法学得专,说是懂了又不是很了,就是所谓的半桶水。多种语言参杂在一起,形成了这地方另一个特色,我们称之为“Rojak语言”,就是说话时习惯将不同语言结合起来表达。看起来真有点扯,很好奇除了本地人还有谁听得懂我们在讲什么吗? 虽然有时候我会抱怨政府又做了哪些蠢事,某某人物又让国家丢脸丢到家了,不公平的政策实在令人恨得牙痒痒的,甚至还会感叹要是我是某某国家的人就好了…但是很快我就觉得庆幸,在这个国家其实还是有很多让人觉得幸福的事,我喜欢吃Rojak,更爱我们的“Rojak文化”!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