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4/08 07:16:42瀏覽421|回應0|推薦31 | |
唐山大地震這部影片藉著對女主角32年跌宕起伏的人生進行深入心路歷程的探索,快節奏而精簡的畫面使人印象深刻,尤其是每個場景細膩的處理,貼切地反映了人物的心境,讓人情不自禁地感動拭淚。
王登──一個在重大災難中曾經被母親無奈宣布放棄的生命,卻奇蹟般的存活,當年在絕望中等待死亡的心已經死過一次,所以她選擇用無言表達難以言說的傷痛,直到重新入學的這一天才迸出自己名字,解除了養母一度以為她是啞巴的疑慮。如果不是她與母親的重逢,這道傷口很可能就跟著她離開人世。當她決定不為愛情犧牲自己的骨肉時,那也是童年時候受傷無助的自己的吶喊,她堅持留下孩子是當年渴望生存、渴望母愛的本能反應。 長大後她拒絕回歸故鄉,不願去尋找親人,因為她不願面對當年拋棄她的母親——別看孩子年紀小,童年烙下的傷痕竟是一輩子的痛,永遠無法忘懷:在搶救現場,囿於條件,做母親的必須在兩個孩子中作選擇,無異是要自己親口對其中一名孩子做殘忍的死亡宣判。她捨不下自己的骨肉,一直堅持兩個都救,然而是否因為兒子一聲聲哀切的呼救比起無法開口只能以石頭敲擊的女兒更讓她心痛?就在緊急時刻救難人員即將放棄的剎那,她終究被傳統重男輕女的觀念為她做了決定;雖然這樣的結論是外人的推測,但不管結局如何,早已注定是痛苦的抉擇和永遠的遺憾。如果,王登當時沒有聽見母親與救難人員的對話和最後的抉擇,或許這對母女就不會受到這麼長時間的傷害與折磨吧! 劇情分成三個階段展開,精簡的對話與重要場景的安排總能巧妙的聯繫劇情發展。王登因為地震造成的傷痛依然得在地震災後的現場療癒,更在媽媽當年為自己修建的墓園裡感受到母親的骨肉深情,發自真心的道歉和懺悔,一聲聲的“對不起”終於撫平了心中長年痛楚的創傷。 在真實的人生裡難有那麼多的巧合與機會可以正面解決問題,也就是說,許多人是被無法釋懷的遺憾折磨了一輩子。憂傷的王登在最無助的時候也不願意回到養父身邊,因為她內心始終有著被遺棄的陰影,讓她很難真正感受親情的溫暖。成長環境這樣深遠地影響一個人的性格,孩子敏銳的情感將刻骨銘心的經歷鑄寫成終身的個性,讓人感慨童年的教育、童年的愛是如此不可輕忽! 如果以現代人的眼光或許無法理解王登母親為何堅持守著孤單的日子,她認為如果自己過得愜意精采就對不起死去的親人,因為這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男人會用自己的生命來愛她——地震時丈夫用自己生命換來自己的存活,所以她也要用一輩子來償還。這份對愛情的執著與感念又那裡是講求愛情速成的現代人能夠理解的,原來我們正漸漸丟失了許多善良美好的德行。 我們無法預料天災人禍何時會降臨,也難以避免一些無心的遺憾,唯有愛與寬恕才能跨越時間的洪流,撫慰一顆顆受傷的心靈。親情、愛情、友情與人情讓我們在生命過程中歷練與成長,有些痛楚需要時間治癒,有些心結需要愛來紓解,有些盲點需要用智慧照見;父母的愛是如此無私如此偉大,原來親情是沒有隔夜的仇,人生就是造物主提供給生命學習愛和寬恕的最好平台。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