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摩西五經摘要查經(下)
2011/08/26 14:25:50瀏覽154|回應0|推薦0

八、  法(約)櫃中的三樣聖物為何?

(一)       盛嗎哪的罐子(出十六31~35)。嗎哪 即鵪鶉蛋,為人們肉體的需要》。

(二)       大祭司亞倫發芽、開花、又結出杏果的手杖《權柄》(民十七1~8)。

(三)       兩塊法板《信仰根基》(石板)是 神在西乃山(如、圖p214)上用手寫成的十條誡命,交給摩西,要以色列人世世代代必要遵守著(申三十一24~26)。

為此更重要的是:法櫃上兩端有兩個基路伯cherubim(創三24、出三十七7~9、結二十八11~19,其間就是耶和華上帝的寶座,在至聖所內(如圖p334)。

九、有關祭司亞倫他們身上穿戴的六樣聖物:

祭司們身上穿戴的六樣聖物有冠冕、胸牌、以弗得、腰帶、外袍、內袍等(出二十八1~5、圖p1109)。這些聖物多是用紅瑪瑙、寶石、各種彩色金線所作成,並刻有雅各十二個兒子的名字(出二十八6~43)。

祭司們穿戴如此聖服,配戴這榮耀華美聖物,並要有智慧的靈充滿他們,分別為聖。俾使祭司進入會幕,在聖所供職時,必要忠心、專心、盡心的服事 神,同得榮耀。

更尤其是繫在冠冕上前面的歸耶和華為聖這六個特號大字(出二十八3637、出三十九3031);此乃特別突顯其重要意義,在全部聖經內文中,僅此所有。

此外,另有新約(來七67、圖p312祂成為祭司、、、、、《祢是照著麥基洗德的等次永遠為祭司》。此語中的祂、都是指著耶穌基督所說的。

再者,每逢在教堂裡站講台的傳道人和領會者,是代表 神的出口,所以,有關儀容、穿戴、姿態等;都應特別要求端莊、整齊、清潔,而合乎信、達、美的原則(此乃神學院教牧學的必修課)。

十、在聖經中有關字的精義(靈意):

(一)       第四章第四節:(太四4、路四4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耶和華上帝口裡所出的一切話。引自(申八3)。

(二)       40天:

1. 耶穌受洗後,在曠野受試探40晝夜(太四1、路四1)。

2. 挪亞時代,洪水在地上氾濫40天(創七17)。

3. 摩西西乃山上接受神學教育,並受十誡40晝夜(出二十四12~18)。

(三)                      40年:以色列人在曠野受苦煉試探40年(申八2)。

(四)                      400年:以色列民在埃及為奴430年(出十二41)。

於是,這個,確實是個苦難熬煉的數字。可見臺灣的公車沒有第四路,人們也都不願住在四樓上,這也是起源於聖經中。》。

十一、  摩西在世共活有120歲:40年在埃及皇宮內受教養(出二1~11)。中間40年在米甸祭司葉忒羅家為奴、娶妻生子(出二11~1)。後40年開始在何烈Horeb蒙召為 神所用(出三1~申三十18)。摩西之名,就是從水裡拉上來的意思(出二10》。《誠然,摩西以後的人,直至21世紀的今天,數千年來,為何沒有超過他120歲的?因為有耶和華 神曾經命定過(創六1~3》。

十二、  造會幕(出二十六1~37、出三十六8~38)。立會幕(出四十1~38、如圖p160)。耶路撒冷聖殿,全是照著會幕的樣式和尺寸大小造的。

十三、 為何全世界各國各民的醫院醫生們的標誌,都是在十字架上掛一條蛇呢?因為耶和華說:把火蛇掛在桿子上,人一望就好了(民二十89、約三1415、約十二3233)。

十四、 雅各的十二個兒子各為何人?其十二支派分地又如何?

十二個兒子流便西面利未猶大以薩迦西布倫約瑟便雅憫拿弗他利迦得亞設(創三十五23~26)。

分地情形是記載在約書亞記第十三章第1節起至第二十二章第9節,非常繁雜;原則全是約書亞主持分地,或用拈鬮方式(圖p296)。唯獨利未沒有產業地土(書十四3~5),而瑪拿西卻又分為兩塊(書十七7~13、十八7)。

是的,利未沒有分產業之地,但其他支派所取之農產品,必須要取出十分之一供給利未人,因為他們負有專服事 神的職分。所以,各宗教的信徒們,在原則上要把所得的十分之一奉獻給神職人員的生活費用;就是從聖經中這段史跡而來的。哈利路亞。真是感謝主,讚美    神的愛心與用心。所以說,創造宇宙萬物的上帝本為善,祂是慈愛、憐憫、公義的真 神。阿們!阿們!阿們!

................................................................................................................................

以上是李立維牧師所撰寫心得下半部。

( 不分類不分類 )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3k2lin&aid=5579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