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在生活中自主
2012/08/25 12:23:54瀏覽149|回應0|推薦1

練心功夫-釋繼程

P59、60.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應該做的事做不到,不應該做的事卻做出來了。這是因為我們的心力不夠,所以雖然懂得分辨善惡,還是沒有能力做出正確的抉擇。尤其我們學佛法後,雖然從佛法的理論中,了解世間法、非法、善法、惡法種種的知見,但生活中還是很容易陷入煩惱那一邊,常常依煩惱而做出抉擇。比如你知道這次禪七坐得不好、很苦惱,是因為自己平時沒有用功,於是決定回去後每天打坐一小時,希望下次禪七可以坐得好一點。因此你開始計畫:每天四點起來打坐,五點做早課、吃早餐,然後七點下班,下班回來讀兩小時的佛書。

然而回去第一天,你四點起來。第二天,你覺得四點起來精神不太好,又多睡一小時,五點才起來。結果打坐只剩半小時,早課也剩半小時。第三天你六點才起來,早課、打作都不用做了,你又「掉」回去了。奇怪!明明計畫好的,為什麼到了要做的時候,力量就是提不起來呢?因為你的心又被煩惱覆蓋了。

依法,不依煩惱

因此,修行就是要凝集我們的心力,讓這種依止於法的作用成為心中一個主動的力量。如果心不能自主,不要說什麼觀想,單單要調整生活上的一些事情,我們都做不到。所以當我們凝集心力時,能觀的作用會不斷加強,我們就能夠自主了;有了自主的力量,就可以調整生活上很多的事情。

有人說:「我的家庭就是這樣,我身不由己呀!」為什麼你會身不由己呢?因為你心不由己!假如你有自主的力量,會發現自己是有能力可以調整的。你不是硬硬地調整,而是認為應該做的事便主動去做,很多時候,家裡的情況就會慢慢改變了。比如你打完禪七回去,讓家人感覺到你變得有點不同了。面對問題時,你能夠很快地做出抉擇,處理事情更細心,也會為別人著想。家人感受到你的改善,下次你要去打禪七,他們會很贊成,最好能去一個月。因為你去一個星期就調整得那麼好,若去一個月,他們一定更受益、更開心。即使你不想去,他們都要幫你報名,希望你參加。

因此,自主的作用是很重要的。如果你不能自主、心力不夠,整個家庭環境的力量就蓋過你,你就沒有辦法去調整。如果你的心力凝集了,自主的力量加強了,就有能力慢慢地去改善。

心得

曾經不只一次計畫早上四點起來、五點起來、六點起來,早晚做早課、打做一個小時,結果不是起不來,就是進行了一、兩天覺得精神不好就失敗了,自己會找藉口說,沒辦法體力就是這樣、工作就是這麼累,所以沒辦法起來;但是如果是公司有事情,要提早五點、六點到公司,卻是說什麼都會起來的。

為什麼自己想起來不能起來,公司有事情又能起來,看了繼程法師的文章,我才反省,其實是心不能自主,而自己想做得事其實意願不夠強烈所導致,比如公司有事情,要提早五點、六點到公司,內新認知到那是非得起來不可,即便非自己所願,卻是得逼自己起來,而自己計畫的事,則是空口說得漂亮,說我要提早起來、我要每天讀一些書,但是生活習慣一時難改,而無法實行,而更深層的內心呢?其實覺得可實行可不實行,不實行生活也是在過,並沒有關係,根本沒有強烈的意願,所以永遠從同一套模式在過生活,短短的一兩天既無法改變,別說十年、二十年後可以獲得自己理想中的成就。

因此永遠在空想,卻沒有一件事實行,也沒有一點自己希冀的成就可以獲得!如果自己不願意先打破一點點慣性,再打破更多慣性,又要如何從慣性中跳脫出來呢?無法從慣性中跳脫出來,又要如何改走自己想走的道路呢?

說「我的身體、家庭、工作、生活就是這樣,我身不由己呀!」,其實都是藉口,是心被煩惱覆蓋了,是自己所認為構成障礙的力量蓋過心力的力量,所以永遠被外境影響在走,而不是自己決定怎麼走,實際上應該可以調整的。我們忘記了心願的力量可以很強大,可以強大到超過障礙的力量;而現實上,心力夠大可以直接調整,若心力弱一些,我們可以先調整一點點,再調整多一些,不過心願的大小也是存乎自心阿!到底我們有多想要完成理想?到底我們下了多少決心?還是理想只是空想,一點都不重要,我們已經習慣用美好的空想、美麗的語言來騙自己,說我們想怎樣怎樣啊?我每天只要怎樣怎樣,之後我就可以如何如何。結果每天永遠是明天,十年後還是在原地踏步,我們活在空想中十年,也用空想騙了自己十年。

除非自己想達到的理想並不重要,不然就一直因循過下去,然後十年後後悔的也許還是自己。至於這個理想是不是合宜,要靠智慧;是不是夠重要,則端賴自己的判斷決擇了。

到底我們有多想改變?

是不是我們已經寧願也習慣一直「掉」回去了?

阿彌陀佛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viterne6990&aid=6763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