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09/04/10 00:28:21瀏覽1885|回應0|推薦10 | |
![]() ![]() ![]() 金沙遺址發現於2001年2月,經過持續不斷的、大規模的考古調查、勘探、發掘,確認金沙遺址面積約5平方公里,從商代晚期延續至春秋中期,即距今約3200年至2900年。金沙遺址是周邊同時期商周遺址中心遺址,是古蜀國繼廣漢三星堆後的第二個都邑所在,有祭祀場所、大型建築、一般居址、墓地等。 金沙遺址是世界上同時期出土古代象牙最集中的遺址。已出土象牙數百根,有完整的大象牙,也有經過切割的象牙尖、象牙段、象牙片,還有經過磨制加工的條狀、柱形、豆形象牙器和象牙珠等。金沙遺址的象牙應來自於本地。關於這些象牙的來源,考古界並沒有一個統一的說法,一說它們來自於今天的西亞、中亞等地,是當時的商賈或者朝聖者帶到三星堆、金沙古國的;一說它們本來就是成都平原的象群產的,是古蜀人狩獵所得或者在洪水過後偶然揀來的。 金沙遺址是中國同時期出土金器最多的遺址之一。已出金器200餘件,以金箔和金片為主,有金面具、金帶、太陽神鳥金箔、盒形器、喇叭形器、蛙形飾、魚形飾等。是尊貴的象徵,地位甚至超過青銅器。金器造型生動、栩栩如生,表現出高超的工藝技術和非凡的藝術想像力;同時也包含著豐富的古代歷史資訊。金面具等人物形象的金器在中國相當罕見,是古蜀青銅文明的一個特質。 金沙遺址是中國同時期出土玉器最多的遺址。玉器2000餘件,種類豐富,有琮、璧、戈、璋、圭、鉞、斧、鑿、刀、劍、矛、環、鐲等,是目前中國青銅時代出土玉器最多的遺址,尤其是玉璋出土的數量超過中國其他地區出土的總和。 金沙遺址出土的400多件青銅器主要以小型器物為主,有銅立人像、銅瑗、銅戈、銅鈴等,其中銅立人像與三星堆出土的青銅立人像相差無幾。 金沙遺址出土石器有170件,石雕像群十分突出。以石跪坐人像、石虎、石蛇為代表。以圓雕、陰線、描繪為主要技法,描繪的顏色有紅、黑、白等,以紅色硃砂為主,是四川迄今發現的年代最早、最精美的石器。其中的跪坐人像造型栩栩如生,專家認為,極可能是當時貴族的奴隸或戰俘,這表明當時的蜀國已比較強大。石雕像群造型生動,線條流暢,技藝嫺熟,是石雕藝術中的傑作。 金沙遺址出土的「太陽神鳥」金飾即"四鳥繞日金飾",它極具動感的視覺效果,無論是外層的四只飛鳥,還是內層旋轉的太陽。特別是在紅色背景襯托下,裏面的旋渦就如同一輪旋轉的火球,周圍飛鳥圖案分明就是紅色的火鳥。外層飛行的神鳥和內層旋轉著的太陽,表現的正是古蜀人對太陽神鳥和太陽神的崇拜和謳歌。「太陽神鳥」圖案已經被中國國家文物局用作中國文化遺產標誌。並被「神舟6號」太空船載入太空。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