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6/26 13:38:54瀏覽611|回應0|推薦11 | |
有一位愛把玩玉器、古董的富翁,他將自己的兒子送去跟一個對玉器、古董很有研究的朋友學習古董、玉器這方面的知識。 這孩子到這個玉器、古董店後,頭一個月就他負責接待店裡面的客人,過一陣子就改為負責清潔打掃店裡,後來師傅就讓他整理展示架上的東西。總之,都是叫他做一些打雜的工作。 一年的時間過去了富翁從兒子的口中得知他只做一些打雜的工作,心裡雖然不高興,但他是一位有涵養的人,便想:「也許我這位朋友另有用意,過一陣子再看看!」第二年過了,他看到兒子仍在做同樣的工作,便無法忍受了,就跑去找他的朋友要問個清楚。 朋友聽完後就笑著對他說:「我有教他啊!我已經把辨識玉的技術都交他了呢!」富翁父子兩人滿頭霧水。師傅就接著說:「我證明給你們看。等一下有人要拿玉來讓我鑑定,就交給你兒子來做。」 這下當徒弟的兒子嚇壞了,心理嘀咕著師傅沒有傳授他任何技術,可是又不敢出聲反駁。師傅了解他的心思就跟他說:「自從你來這裡後,我不是有拿一塊玉給你嗎?我要你每一天把這塊玉拿在手上,不論白天、晚上,隨時隨地都不能離開你的身體,要常常去盤他嗎?」「對!」徒兒回答。 「好!只要你感覺這塊玉跟我交給你的那一塊玉是一樣的,你就跟客人說,這是好玉;若不同,你就說這玉的真偽有待進一步的鑑定。」 徒弟聽了後就壯著膽子去鑑定客人拿來的玉石,就憑著這無形中累積起來的訓練,鑑定出玉的真偽了。 許多工夫的養成都是在日常生活中耳濡目染所形成的,就好像一個木匠的孩子,即使沒有拜師學習,對木工的知識絕對勝過一般人。這跟一個對吃講究的父母,也容易養出嘴刁的孩子是同樣的道理。一個人的生活習慣、學習方式最容易養成的地方是家庭,最有效率的教導方法絕不是耳提面命或諄諄告誡,而是不形於言語的潛移默化、耳濡目染中形成的。如果有一天我們聽到某某家長被因孩子得到讚嘆,被問到教養方法而答道:「我什麼都沒有教他啊!」,千萬不要認為人家藏私或炫耀,因為最真實的教育,最真切的教養都是在生活中一點一滴累積而成的。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