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5/03 19:44:44瀏覽363|回應0|推薦11 | |
記得有一次帶訓練課程時,其中有一段的內容是談到說服力。我給學員們做了一個分組練習。每個人選定一個產品銷售,比較看看誰能在最短的時間賣出他們選定的商品。讓我意外的是,在練習時間內,不管學員選擇的商品是多麼的冷門或不實用,每個人都將他們的產品銷售成功。這樣的情況讓我回想到當我參與另一個班,同樣的訓練課程與練習時數,結果卻仍有人無法賣出他們的產品。是什麼造成這樣的差別呢? 當我分別問出「買」的原因時,我才真正意識到「民族性」是造成成交與否的主要的原因。 許多本地的人的同學,他們買東西時注重的是實用性、功能、價錢、品質、服務與自己本身供給的情況等,他們在買賣當中絕少談到交情,用不到的東西,送他都不要。可是華人同學在買賣中喜歡買賣「情面」,買東西是因為:「某某人在賣,不買不好意思」、「因為是認識的朋友所以捧捧場」,或者是「因為我們談的很好,所以他給我優惠加送我許多東西」。無形中我們買了許多我們不需要的東西,「買氣」過後,「懊氣」上來。心裡為自己花的冤枉錢惱得不得了。 許多時候我們講「情」重於講「法」;講「關係」多於講「道理」;講「包裝」大於「實用」性。因為我們重情,買賣時通常都不喜歡把氣氛搞僵,喜歡和和氣氣。花小錢買情面事小;如果花在我們不需要或被強迫性,不得已的情況下買東西時,心裡就容易產生「不舒服」的情緒,開始了埋怨他人,歸咎過錯,因為這些事的都「不是我的錯」,可是卻是在我們意識的允許下發生。這樣的處事與心理是一種習性,容易造成我們的阻礙。阻礙我們的人際互動,阻礙我們生命的成長。 我們的習性就是老我,當我們慢慢的改變就是在不斷的更新。在更新的過程中是需要水洗、火鍊。水洗火鍊下會讓我們產生痛、不舒服的感覺。雖然這些感覺都令人不悅,卻是學習必經過程。一旦這些感受能入我們的心,產生思考,我們就能產生改變的力量,這就是自我更新了。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