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諸羅懷古》康樂暮鼓
2011/06/20 21:55:08瀏覽2244|回應1|推薦54

         20屆嘉義市國際管樂節將於六月三十日在文化中心音樂廳、文化公園、中正公園登場。到底管樂節有何特色?嘉義管樂發展為何?各民族間管樂器在嘉的展現有何不同?中正公園的音樂台如何?「康樂暮鼓」是一個關於音樂表現的歷史場景。

    據說在1931年在今的山仔頂的中成立了本地第一支學生吹奏樂部後,開始了由演奏者吹響號嘴而帶動管內空氣震動發聲,這便是管器,至於那時吹的木管樂器,還是銅管樂器,東方民族樂器,還是西方樂器,巳不可考了。1972年臺灣區音樂比賽將管樂納入比賽項目之一,隨後各級學校將鼓號樂隊改管樂團1993年嘉義市開始辦理管樂節,到今年巳連續辦了二十屆,活動項目包括,室內音樂會、戶外音樂會、管樂踩街及變換隊形、管樂徵文、管樂樂器展、藝術市集、跨年晚會活動等2011年並以「禮讚」為主題,作為活動規劃核心理念,「樂章譜出成長軌跡,榮耀城市躍登國際。透過藝術能量堆疊,時間讓管樂呈現出繽紛面貌,雄偉激昂的旋律與鏗鏘有力的節奏」目的在城市與音樂品質結合,成為最佳的管樂文化城市。

        管樂節的表演項目較能親近愛樂者應是戶外音樂會、管樂踩街,至少可以更清楚聽著看著各種樂器的律動及舞動,無論單簧管、雙簧管、薩克斯管、低音管、直笛,或是圓號、長號、次中音號、大號,或是東方樂器的笙、蘆笙、笛、管子等。所以想體驗一下音樂饗宴,可以到諸羅看看這群隨著管樂搖擺的身影。

    管樂節表演場景之一的中正公園,在清代時為諸羅縣的諸羅山社公署所在地,後成為外教場,1920年成為公會堂,1946年改為中山堂,並闢為康樂區,設圖書館、教育館,成為民眾休閒場所,「康樂暮鼓」成為嘉義八景之一,每到黃昏,市民休閒或表演的地方。1983建設為中正公園,公園內有一露天音樂台,為些藝文活動表演地方,管樂節的活動皆在此登場。1957年詩人林臥雲曾作《康槳暮鼓》:

鼕鼕薄暮響通衢。

八景居然數一隅。

革俗成仁懷義士。

致知格物付名儒。

文風丕振歌東社。

康樂長敎鎮北區。

寄語吾曹須奮起。

典型崇拜沈和吳。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veritashero&aid=5345761

 回應文章

水 羚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管樂
2011/09/28 00:14

這是台灣的音樂廳嗎

蓋得很棒耶

景寔(veritashero) 於 2011-09-29 21:28 回覆:
此地為嘉義市中正公園裡的露天音樂廳,昔稱《康樂暮鼓》,為諸羅八景之一。謝謝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