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魍港風雲:顏思齊登臺四百年
2017/08/13 06:00:00瀏覽1934|回應0|推薦42

盱衡魍港赴臺門,海陸荷風東漸吞。

一將思齊連廣漠,三千唐客向前奔。

青峯礮火飛煙裏,莊九墾荒時歲村。

雷雨徘徊歸里夢,後人圖跡尚尋根。

 

①顏思齊(15861625),字振泉,一字樞泉,福建漳州府海澄縣人。明天啟四年(甲子,1624),傳說顏思齊離開日本後,聚集三千餘漳泉貧苦人民渡台,並在魍港(另一說在笨港)設立十寨作為據點,除海上寇略外,也從事開發,防備原住民,為華人開拓台灣之始。明鄭及清初的「諸羅外九莊」留有顏氏開墾的遺跡。

②魍港:顏思齊在台灣的據點,過去都依《臺灣通史》載:「北港一名魍港,即今之笨港,地在雲林縣西」,認為在笨港(今雲林縣北港鎮)。不過荷蘭古地圖很清楚的將Poonkan(笨港)及Wanckan(魍港)分別標示,因此笨港絕非魍港(今嘉義縣布袋鎮好美里)。明永歷十五年(1661),鄭成功來臺後,魍港改成「蚊港」,至清代中葉之後,因倒風內海及八掌溪、急水溪之地理變遷,地形類似老虎尾部,而又改名為虎尾寮。

③諸羅外九莊:鄭芝龍入墾臺灣事蹟,記載於黃宗羲所著《賜姓始末》一文,說崇禎元年至五年期間(1628-1632),福建發生饑荒,巡撫請鄭想辦法,於是想出「三金一牛」理論,巡撫同意這個論調,以船舶搭載饑民數萬人東渡臺灣,分地耕種,並結有九個村落。一代大儒黃宗羲的論著說法較可疑的是「饑民數萬」及鄭入墾臺灣的時間點,與實際較不符合,但鄭於1625年至1628年曾為臺灣開墾的首領。在明鄭統治期間(1661年至1683),此所謂「外九莊」仍為鄭氏家族私有領地。清領之後,外九莊為施琅家族繼續佔有,其所收租稅、穀糧不必上繳朝廷。清領初期的外九莊是大小槺榔莊、井水港莊、茅港尾莊、鹿仔草莊、龜佛山莊、南勢竹莊、大丘田莊、龜仔港莊、大奎璧莊。後官府接龜仔港莊、大奎璧莊,補入北新莊、土獅仔莊,即1717年《諸羅縣志》所記載的外九莊。

 

( 創作詩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veritashero&aid=108364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