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德國女作家荷塔.慕勒 獲諾貝爾文學獎
2009/10/10 03:22:55瀏覽996|回應0|推薦11

二○○九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荷塔.慕勒 (Herta Muller)1953/08/17 出生於羅馬尼亞西部尼茲基多夫的德裔社區,親身經歷羅國秘密警察監督下的恐怖生活。

荷塔.慕勒是第十二位奪得此一文學界最高桂冠的女性作家,也是第卅九位獲諾貝爾獎的傑出女性。

得獎介紹: 「以詩的凝練,散文的率直,描繪流離失所者的處境」(who, with the concentration of poetry and the frankness of prose, depicts the landscape of the dispossessed.)。

 

==========================

  • 德國女作家荷塔.慕勒 獲諾貝爾文學獎

    轉貼來源: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1009/4/1smnm.html

    中國時報【楊明暐/綜合報導】

    瑞典學院八日宣布,在羅馬尼亞出生的德國女詩人、小說家以及評論家荷塔.慕勒(Herta Muller),以其「濃郁的詩歌,誠摰的散文,描繪出無依無靠者的內心視野」,獲得二○○九年諾貝爾文學獎。慕勒現年五十六歲,是有史以來第十二位榮獲諾貝爾文學桂冠的女性。

    近年獲頒諾貝爾文學獎的女作家有:二○○四年奧地利的艾芙烈.葉利尼克及二○○七年英國的多麗斯.萊辛。慕勒是今年諾貝爾獎第四位女性得主,使二○○九年成為歷屆諾貝爾獎女性獲獎人最多的一屆。

    描繪極權壓迫 今年得獎別具意義

    慕勒將於十二月十日前往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領取一千萬瑞典克朗(約台幣四六二○萬元)獎金。她得知自己獲獎後,透過德國卡爾.翰澤爾出版社發表聲明:「我很驚訝,到現在仍無法相信。現在我無法多說什麼。」

    荷塔.慕勒出生在獨裁者希奧塞古鐵腕統治下的羅馬尼亞,且身為德裔少數族群,對極權壓迫有切身體驗,這一特點也反映在其作品對鐵幕生活的描述。今年正逢東歐共黨政權垮台廿周年,慕勒獲頒諾貝爾文學獎可謂別具意義。

    寫作風格獨特 具不可思議的力量

    瑞典學院常任秘書恩隆德說:「慕勒寫的東西有一種不可思議的力量,她的風格非常非常獨特。只要讀上半頁,你就立刻知道這是荷塔.慕勒的作品。」

    「她總想訴說一些事,部分原因是她身為羅馬尼亞受迫害異議人士的背景,但也因為她與自己的國家,與那個政權,與多數人使用的語言乃至與她的家人,形同陌路。」

    慕勒主要是用德文寫作,多部作品已被翻譯成英文、法文、西班牙文等其它文字,較著名者有《風中綠李》(The Land of Green Plums,中譯本由時報出版公司出版),《護照》(The Passport),《單腿旅行》(Traveling on One Leg)、《約會》(The Appointment)等。

    彌補美國傷口?得主國籍受矚目

    今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國籍格外受矚目,這是因為去年瑞典學院前常任秘書恩格道爾曾公開批評美國作家只關注自己的文化,未曾真正參與世界範圍的文學對話。有些人揣測,這番話太傷美國人感情,因此委員會今年可能選出一位美國作家以茲彌補,不過得主揭曉後,美國作家只能繼續等待。

    延伸閱讀:

    http://udn.com/NEWS/WORLD/WORS1/5184213.shtml

    文學獎/「我怕故我寫作」 慕勒凝望恐懼深淵

    荷塔‧慕勒不是一個喜歡接受訪問的作家。她著名散文集《國王鞠躬而殺》2007年瑞典文譯本發表時,她到瑞典來清楚表達她對「語言」的看法。她經歷過上世紀70、80年代,經歷過羅馬尼亞獨裁總統 西奧塞古(Nicolae Ceausescu)使用大量祕密警察監控人民的瘋狂恐怖時代。「我不信任語言。語言表述文學與藝術有一定的價值。可是,語言同時也是政府掌控與玩弄人民的工具!」

    慕勒在學校當老師,27歲那年就因為拒絕跟特務合作而遭革職,特務威脅要殺她,禁止出境出書。她好不容易出版頭一本書描寫兒時鄉村生活《低地》,當局勒令刪去一個詞彙是「箱子」,避免教人聯想到「逃亡」。「我總是警告自己不要接受政府供給人民『詞』」的意義,我也意識到語言本身不能作為抵抗的工具。語言唯一能做的就是保持自身的純潔。」

    1987年慕勒與同為作家的丈夫華格納(Richard Wagner)得到出境證,遷往柏林。她一直使用德語寫作,獲獎無數授。她多半寫她自身經歷的經驗,羅馬尼亞受政治迫害的生活與流亡到德國的生活。

    90年代慕勒退出德國筆會。兩德統一以後,筆會也合併,慕勒不願意跟前東德的作家待在同一個寫作團體,她批評那些與特務有關係的東德作家,「既不認罪,也不曾解釋發生過什麼。」慕勒避難到柏林以後,特務還來騷擾過。

    慕勒的寫作語言帶著強烈的詩意與拘謹。她的語言有時不好懂得,這必須回溯到她自身的語言經驗,一個出生在德語區的少數民族,一顆隨時要保持純潔語言的心靈。「我的許多朋友都死了,我不知道為什麼我還活著。」在她記憶所及,她不停自問羅馬尼亞為何變成這樣一個社會。也記得家鄉的每一個人都在恐懼裡生活,「我怕,所以我寫作。」有一回當慕勒看見一個搬家公司的廣告:「我們給你的家具安裝一隻腳!」她驚心地浮現了特務到家裡來時,將廚房的椅子拉進客廳的情景。

    慕勒從來不尋找寫作題材而是題材找上她,「一個作家要是沒有這種感覺就不要寫作,世界上的書已經夠多了。」她的書寫試圖說服讀者懂得她的經驗,而使人感動。

    慕勒今年發表的小說新作《氣的鞦韆》震撼國際文壇。1945年史達林下令將羅馬尼亞的德裔少數族群,送上開往蘇聯的火車,到集中營做奴工。慕勒的母親是其中一人,做了五年奴工。慕勒2001年起返鄉記錄鄉下還活著的老人。

    慕勒這一部小說的寫法一點都不多情感傷,儘管集中營的生活是受困於粗野暴力,但她以平常之筆寫來,集中營竟成為受難者的故鄉。她的詩境散文凝望了恐懼生活的深淵。

    【2009/10/09 聯合報】

    =================

    **國內唯一一本荷塔.慕勒的中譯本《風中綠李》(Herztier)由時報出版.

    著作:

  • Niederungen, short stories, censored version published in Bucharest, 1982. Uncensored version published in Germany 1984. Published in English as Nadirs in 1999 by the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4]
  • Drückender Tango ("Oppressive Tango"), stories, Bucharest, 1984
  • Der Mensch ist ein großer Fasan auf der Welt, Berlin, 1986. Published in English as The Passport, Serpent's Tail, 1989 ISBN 9781852421397
  • Barfüßiger Februar ("Barefoot February"), Berlin, 1987
  • The Absolute Wasteman novella, Berlin, 1987
  • Reisende auf einem Bein, Berlin, 1989. Published in English as Traveling on One Leg, Hydra Books/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1992.[5]
  • Wie Wahrnehmung sich erfindet ("How Perception Invents Itself"), Paderborn, 1990
  • Der Teufel sitzt im Spiegel ("The Devil is Sitting in the Mirror"), Berlin, 1991
  • Der Fuchs war damals schon der Jäger ("Even Back Then, the Fox Was the Hunter"), Reinbek bei Hamburg, 1992
  • Eine warme Kartoffel ist ein warmes Bett ("A Warm Potato Is a Warm Bed"), Hamburg, 1992
  • Der Wächter nimmt seinen Kamm ("The Guard Takes His Comb"), Reinbek bei Hamburg, 1993
  • Angekommen wie nicht da ("Arrived As If Not There"), Lichtenfels, 1994
  • Herztier, Reinbek bei Hamburg, 1994. Published in an English translation by Michael Hofmann as The Land of Green Plums, Metropolitan Books/Henry Holt & Company, New York, 1996[6]
  • Hunger und Seide ("Hunger and Silk"), essays, Reinbek bei Hamburg, 1995
  • In der Falle ("In a Trap"), Göttingen 1996
  • Heute wär ich mir lieber nicht begegnet, Reinbek bei Hamburg, 1997. Published in English as The Appointment, Metropolitan Books/Picador, New York/London, 2001
  • Der fremde Blick oder das Leben ist ein Furz in der Laterne ("The Foreign View, or Life Is a Fart in a Lantern"), Göttingen, 1999
  • Im Haarknoten wohnt eine Dame ("A Lady Lives in the Hair Knot"), poetry, Reinbek bei Hamburg, 2000
  • Heimat ist das, was gesprochen wird ("Home Is What Is Spoken There"), Blieskastel, 2001
  • A good person is worth as much as a piece of bread, foreword published in Kent Klich's Children of Ceausescu by Journal, 2001 and Umbrage Editions, 2001. Published in Swedish as En god människa är lika mycket värd som ett stycke bröd in Kent Klich's Ceausescu's barn by Journal, 2001
  • Der König verneigt sich und tötet ("The King Bows and Kills"), essays, Munich (and elsewhere), 2003
  • Die blassen Herren mit den Mokkatassen ("The Pale Gentlemen with their Espresso Cups"), Munich (and elsewhere), 2005
  • Atemschaukel, Munich, 2009. Published in English as Everything I Possess I Carry With Me, Granta/ Metropolitan Books, 2009.[7
  • http://en.wikipedia.org/wiki/Herta_M%C3%BCller

    ( 時事評論人物 )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verajuly&aid=3393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