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轉貼:Sayonara, Suzuka
2006/10/11 18:09:17瀏覽638|回應0|推薦0
資料來源及版權擁有:sports.yam.com

Sayonara, Suzuka

Hunter Hsu/ 許鴻德
10-11 00:18

英國小將Jenson Button上週日在Suzuka賽道以第4名完賽,雖然仍無緣站上頒獎台、但依舊是除了Renault與Ferrari車隊之外的最佳成績,也算是替在這條屬於Honda車廠的賽道暫別F1賽程寫下一個美好句點。

user posted image
Jenson Button在鈴鹿賽道的RA106賽車上增加"Thank you Suzuka"的塗裝

試著想像,倘若吉利汽車的老總李書福宣布下個賽季挑戰F1系列賽、有多少人會嗤之以鼻?但這正是1964年Honda車廠的寫照,在推出第一款民用車的三年後、默默無聞Honda車廠就宣布以自製賽車參加F1賽事,此舉雖然震驚歐洲賽壇、更多的還是冷嘲熱諷。沒想到隔年(1965年)Richie Ginther就替Honda車隊在墨西哥站拿下分站冠軍,此鏡頭一直是Honda競技部門永難忘懷的回憶。

Honda車廠「以F1做為培育優秀工程師的溫床」受到正反兩面的批評,此舉的確幫助該廠培育出為數眾多的頂尖工程師、但過高的人員流動率也多少降低寶貴經驗的積累。當多數車廠偏好擁有財務或管理背景的CEO時,也只有Honda堅持最高領導人必須是工程師出身、而且還必須領導過F1參賽計畫。一個如此充滿特色的汽車品牌,他們被Business Week雜誌評為「2005年最具創新能力的25家公司」,更在全球累積了數百萬的忠誠車主的結果並不令人意外。現任Honda車廠掌舵手Takeo Fukui過去擁有豐富的F1經歷:過去他曾擔任Honda Research & Development總監,這個部門一向是Honda車廠負責F1計畫的大本營。

user posted image
Suzuka賽道堪稱Honda車迷的大本營

Suzuka賽道也和Honda車廠F1參賽計畫一樣是由Soichiro Honda(本田宗一郎)親自決定,賽道雛形在60年代初次出現,最早僅提供HONDA測試所生產的摩托車性能及研發與改良之用。Soichiro Honda請來了荷蘭籍的著名賽道設計師John Hugenholtz操刀設計鈴鹿賽道,最後結果就是這條世界上少數擁有立體交叉設計、狀似數字8造型的特別跑道。從1987年到今年為止,Suzuka賽道都是舉辦日本站的唯一場地,亦成為F1比賽車手們最喜歡的比賽場地之一。Hugenholtz在賽道前段設計了一連串的組合彎,過去沒有在這裡有一定出賽經驗的車手很難找到正確的進出彎路線。幾個鈴鹿賽道內的彎道都已成為世界賽壇的著名地標,包括起跑後的第一個彎道(1990年Alain Prost與Ayrton Senna起跑後馬上在此發生碰撞後雙雙退賽)、著名的130R彎道(與Spa賽道上的Eau Rouge並稱世界上兩個速度最快的彎道)加上起跑加速道前的Casino Triangle減速彎(需要盡量利用彎道旁的路緣石Kerb以保持出彎後的速度),為了在這些彎道中爭取優勢、許多車隊都採用相當大的下降力設定。

僅舉辦過20次F1分站比賽的Suzuka賽道在Silverstone、Monza賽道面前還算資淺,但這個場地卻幸運的成為許多經典鏡頭發生的所在地,1989與1990年賽季兩位世界冠軍Alain Prost及Ayrton Senna在這裡的連續兩次碰撞意外,2000年Michael Schumacher在這裡擊敗Mika Hakkinen、開啟了他在Ferrari車隊的五連霸傳奇,今年Schumi在這裡的意外肯定也會載入這條賽道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鏡頭之一。日本車迷難以忘懷的還有鈴木亞久里(Aguri Suzuki)1990年在此締造的首位日本車手站上F1頒獎台的驕傲紀錄。

諷刺的是,Suzuka賽道因為Fuji賽道1977年舉辦日本站GP大賽發生加拿大車手Gilles Villeneuve的Ferrari賽車衝出場外造成一位工作人員與一位攝影師的死亡意外而獲得承辦F1比賽的機會,現在卻也因為安全設備不足的理由失去F1主辦權。早在Toyota車廠於2002年年初收購Fuji賽道並費時三年、耗資20億日幣重新翻修,還找來F1賽道設計大師Hermann Tilke進行設計,目的就是爭取日本站的主辦權。這條靠近東京市、位於富士山山腳的賽道不但符合FIA的比賽標準,新的媒體中心、觀眾席、排水與交通系統也都煥然一新。Suzuka賽道的暫別或許令人感傷,但Fuji賽道卻更讓我們期待!


( 休閒生活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vector&aid=486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