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2017/02/04 14:07:08瀏覽351|回應0|推薦0 | |
精闢! 台灣一堆人不懂科技,以為叫車App就是了不得的創新。而台灣的政府官員看到美國人更是矮一截,遲遲不敢取締這個野雞車業者。![]() Minson Lee
UBER的事件後續讓我發現到一個真相 我覺得真正的創新應該是真的有很大飛越和前進的創作,是要下很多苦工的,我是指要有可能有投入一輩子時間心力那種覺悟,或者是說你還真的能把鋼彈做出來,而不是拿一些芝麻綠豆大然後又有常識性問題的題材在扯 而現在那些每一次拿一些懶毛題材在講創新,說這個有夠朝那個有夠酷的,我看了都覺得像是一堆穿著睡衣的青少年在跳街舞 ------ 吳尚軒
如果認為Uber一直有誠意跟政府溝通,是官員思想太舊的朋友,身為一個Google重度依賴者,我整理了過去一年來Uber與交通部、經濟部的往返周旋,簡稱懶人包,只是有點大包,節錄了快40篇新聞、文章,還請各位參考~ 主張「共乘」非「營業」被打臉 Uber司機罰5萬定讞(5/30) UBER推順風車載客服務 讓駕駛接順路乘客(6/28) 顧立楷發函媒體:Uber爭議2年原地打轉,新政府根本搞錯方向(7/18) 顧立楷:政府修訂新法 Uber就會配合繳稅納管(10/7) 想開Uber? 沒老闆可幫投勞健保(12/6) 「交通部正在規劃《計程車多元化方案》,不僅顏色鬆綁、車頂燈收起、起跳價可望翻倍,尖峰還可加價,條件是車款及年份都得優於一般計程車,最快5月上路。」 「交通部路政司副司長王穆衡坦言,新制採用了Uber的經營模式,希望將Uber導入正軌,合法納稅」 「交通部也鼓勵計程車業者走向電子支付,並使用APP,民眾可以在預約叫車時先知道車型、顏色、司機姓名,甚至行進路線,先以信用卡刷卡,抵達目的地後再操作車上機器確認消費金額。」 「交通部日前認定新興叫車服務Uber違反汽車運輸業規範,去年11月雖遭台北高等行政法院判決敗訴,但農曆年間法院再審Uber司機部分,這次交通部獲判勝訴,開罰Uber公司的部分則尚未出爐。」 「交通部開罰Uber已1年多,累積罰金已超過新台幣4800萬元,Uber仍違法營運,交通部決定修改法規,執行嚴格吊銷車牌。交通部表示,已研擬修改《自用車違規營業裁罰基準》,因只是行政命令,上半年就可望實施。」 「交通部公路總局多次呼籲Uber不要違法營業,但Uber不但在官網上公布進駐高雄的消息,還推出單趟車資在200元之內,車資只要1元的優惠,吸引民眾搭乘。」 「Uber被政府重罰5000萬元,仍然罰不怕,交通部修法祭出『Uber條款』,只要自用車違規營業載客,半年內被抓到2次違規,就重罰10萬元罰鍰,並吊扣牌照半年,要恫嚇私家車司機,阻斷Uber司機的來源。」 「政委蔡玉玲也表態,政府歡迎創新服務,但不歡迎創新卻不繳稅,因為這會衝擊我國經濟,而且台灣計程車有乘客保險等等,Uber沒有保險到時候發生問題的話又要動用到台灣的健保,表態不贊成Uber現今做法。」 「Uber宣布,今起台北、桃園和台中地區的「UberX 菁英優步」車資將降價1成5,以台北101到台北車站為例,車資將從194元降為166元,比計程車至少便宜49元;交通部痛批Uber公然挑戰公權力、將持續取締。」 「交通部表示,根據規定,計程車業者車資資費需經政府審查,即便降價也需報政府同意,避免有聯合行為壟斷市場,Uber現在不但違法,還大張旗鼓打折,用價格破壞市場,公然挑戰公權力。 」 「Uber推出「菁英優步車資優惠15%」方案,但隔天消費者發現,所謂的 15% 優惠,建立在司機原本應獲得的車資減少 15%。」 「有Uber司機表示,原本的車資已經是計程車的6成不到,現在又降15%,司機完全沒賺頭,跑一趟賠一趟,而且Uber事先沒跟司機們溝通,政策要執行的前2天才發email告知,讓司機覺得被壓榨得很徹底。」 「Uber解釋,這次的優惠 15%應看作全面性的車資降價,但降價並非是壓縮司機收入,而是希望能吸引更多消費者搭乘,確保合作駕駛的收入穩定與成長,創造司機、乘客、Uber 三贏。」 「此外Uber台灣也否認有罷工情形,他們說,司機本來就不是Uber員工,他們可以彈性載客,每天上線的司機人數不一定。」 「針對Uber挑戰,交通部研擬鬆綁計程車規定應戰,最快7月修訂《汽車運輸業管理規則》,增訂《多元化計程車方案》,預計年底上路,初步研議車身顏色不再限定黃色、搭乘採預約制、不得巡迴攬客或排班,費率也由業者自訂,幾乎是與現行Uber的規格一致,讓業者更有競爭力。」 「最高行政法院認為,Uber台灣分公司以『將車變成賺錢工具,Uber讓您輕鬆賺到錢』、『不需要辦公室,自己就是老闆』。等語招募駕駛,營利目的相當明顯。」 「判決指出,「共乘」是以達到節約能源或費用為目的,但蕭姓男子加入UberAPP平台,依客人指定路線運送並收取一定費用,蕭男辯稱此為『共乘』不可採。蕭男從事經營汽車運輸業,未向公路主管機關申請核准籌備,交通部開罰有理。」 「Uber對繳稅則稱,因稅法沒有完整解決方案,不是不願繳稅,並表示政府太過保護既有業者。無論如何,在推動計程車產業轉型,提升搭乘品質,與開放共享經濟之間,政府無可迴避。」 「根據台北高等行政法院判決,亦認定司機透過Uber提供服務,已違反《公路法》第77條第2項規定。因此若司機受廣告吸引,而加入Uber平台,縱然符合加入條件,並檢附所需文件,透過Uber平台派遣的自用車輛車主,仍違反上述《公路法》等相關規定。」 「公平會表示,『UBER司機資訊網』所載內容,易使人誤認開自己的車,符合條件加入Uber平台,即得合法提供服務,與實際法令並不相符。」 相關:Uber在台加推「順風車」服務 籲新政府法案該有所突破(東森,6月28日) 「台灣至今都沒有因應共乘服務而設立的保險模式,所以我們需要與在地的保險業者共同規劃、開發一份針對這類創新產業的保單內容,以全面保障在台灣的 Uber 使用者。」 「財政部若能以現況法律稽徵之合理稅目,Uber必定全數繳納。只是,我們面臨最大的問題,是交通部對我們業務營運模式的不適當認定。」 「主管機關一直以計程車運輸服務業來認定Uber的服務業種,不斷要求Uber在台灣設立車行;然而,這跟Uber的業務本質有所相違,所以雙方的溝通一直沒有結果。」 「交通部長次范植谷說,下半年將修正《汽車運輸業管理規則》、《道路交通安全規則》,放寬車身顏色和費率鬆綁,除黃色外,也許還會出現黑色、紅色、藍色等顏色的車隊,且不用放車頂燈,只要在車內或車門標示是多元化計程車。」 「針對Uber違規經營,經濟部投審會昨原擬要求限期改善,最嚴重處分限期撤資,但今會商結果,在交通部計程車措施公布前,將暫緩處理Uber撤銷營業登記案。」 「只有您,可以讓 Uber 在台灣走更遠的路。請支持落實修法納管,讓我們繼續服務您! 」 「台灣不能只有街頭暴戾的聲音,讓行政院、立法委員和政府相關部門聽見、看見,台灣人民擁抱科技進步、支持創新解決方案的殷切期盼。 」 「周玉蔻質疑,為何Uber來台3年多仍未討論出解決方式?顧立楷指出,Uber議題是要跨部會討論,須跨部會協調,希望政府各單位可以多聽大眾聲音,希望找到雙贏方式。」 「周玉蔻詢問顧立楷為何不配合政府方案,在Uber還有爭議期間先在台暫停營業?顧立楷並未答覆,僅一再強調Uber沒有說希望就地合法,且不一定要照Uber目前營運來做。」 「行政院將於月底召開跨部會會議,研商處理Uber對策。同時交通部也表示,Uber至今沒有消費者服務專線,對外雖宣稱有旅客投保,卻也拿不出保單。」 「Uber逃漏稅引爭議,台北國稅局表示,Uber叫車服務的提供與使用,都在我國境內,因此屬營業稅課徵範圍;目前已掌握課稅資料,正積極辦理,預估Uber補稅金額將逾新台幣上億元。」 「行政院邀集經濟部、財政部、國發會、公平會、交通部等相關部會,就Uber營運爭議,及未來計程車產業升級等相關問題討論,獲致共識,交通部將加強取締Uber,並將修法提高罰金重罰Uber,財政部將對Uber查稅,至於撤資案將等行政訴訟案結束後再處置。」 「即日起,Uber台北、台中以及高雄同步推出「預先排程」功能,讓近百萬的愛用者,出門不再匆匆忙忙,隨時可以提早預訂未來15分鐘至30天內的搭車行程,讓系統自動為你叫車。」 「UberEATS將於近期進軍台灣市場,使用方式跟Uber一樣,用戶透過APP訂餐,司機使用APP接案,台灣官網已有召募廣告,不限汽車,連機車也可加入賺外快,加入條件是年滿19歲、有效機車駕照、持有10年內機車,能夠提重15公斤。」 「既然Uber在台的經營成果佳,為何不願意做好繳稅、納保與資本額登記呢?顧立楷說,因為這些要求,都是用管理車隊的舊標準,不適用Uber。」 「外界批評Uber對繳稅事宜模糊,財政部已在9月研擬《境外電商法》來納管所有類似的境外公司。顧立楷認為,這個做法很先進,願意配合,目前就是等待修法完成;Uber是境外公司,當然要用境外方式納稅。」 「交通部今公告『多元化計程車』相關法規,放寬車型,以往規定僅能使用4門小客車,將放寬為4門以上的廂型車、休旅車也能載客。車體顏色也將放寬,各種顏色的多元化計程車都可能在路上跑,但禁止使用傳統計程車的黃色,並將比照Uber使用APP叫車、電子支付,且可事先預估金額,同意再上車,即日起可開放業者來申請,目標希望明年1月上路。」 「唐鳳指出,政府可以參考Uber合法部分的好制度;唐鳳也表示,Uber司機應該取得職業駕駛執照,這不是不合理的要求。」 「Uber在台灣因違法經營運輸客運業,屢次被交通部開罰,共裁罰7400多萬,迄今Uber已上繳5700餘萬元罰金。但Uber似乎沒在怕,又引進了『UberEATS』,以機車外送結合多家知名餐廳,讓民眾隨時可叫外賣。」 「這封信提到,Uber已經多次和公部門相關人士會談,也多次具體提交相關解決方案並呈報進度,期許政府看見Uber對台灣的承諾與決心。」 「布朗說,只看見政府體制全力的阻擋與威嚇的聲音,固守既有法規框架,並堅持將傳統商業模式的規範,強套在新興科技產生的新經濟模式上。」 「媒體詢問Uber會將司機納入勞健保嗎?顧立楷說,他希望此問題,是在平台司機有明確法規再來討論研究。他並說,Uber目前是沒有與司機有勞雇關係,Uber司機只是使用我們的平台。」 蘋果日報的廣告,『立委酒駕罰9萬,開Uber民眾罰2500萬?』 「未來若有違法經營汽車或電車運輸業者,得依違反情節輕重處新台幣10萬以上2500萬以下罰緩,並勒令其歇業,吊扣牌照及駕照4個月至1年,2年內不得再請領或考領。」 「不只是針對Uber,此次修法也連同將違法經營計程車業者罰緩提升至新台幣10萬以上2500萬以下。」 「交通部路政司長林繼國說,希望Uber善意的向政府合法申請,r應納稅、納保及納管,這是政府一貫的堅持。」 「Uber台灣總經理顧立楷說,Uber願接受前述三納,但希望政府訂定一套符合Uber的管理辦法,保障消費者、司機的權益。」 「Uber表示,很遺憾得知蔡英文簽署了《公路法》部分條文修正案,扼殺了台灣可以從共享經濟獲益,讓台灣成為亞洲矽谷的機會。」 「Uber司機不滿重罰,醞釀發起『Uber一日免費載』活動,要免費載客抗議政府重罰。Uber公司也對司機發出宣言力挺,要司機安心上線。」 「Uber也解釋,政府說要跟計程車合作,Uber已開始進行,初期不會收平台服務費,車資也將按照計程車跳表。對交通部說,要求主管機關勒令歇業的消息,十分遺憾,會持續跟政府溝通,讓Uber能夠持續在台灣經營。」 就是這樣按照時間貼出來,才能讓人知道Uber到底多沒誠意啊!! ------ 【為Uber感到惋惜之前⋯⋯】by 黃哲斌 最後,我的兩分錢評論是,「數位創新」不能僅只建立在平台創新、營運模式創新上,還必須兼顧社會公義與制度合理性上。 Uber不是社會企業、不是非營利團體,而是一家巨大的跨國公司,它不斷透過市場募資,包括Google創投、豐田汽車、百度,前後募得約二十億美元,公司市值達五百億美元。在此同時,Uber以「媒合共乘」為名,不擁有車輛、不聘用司機、不提供社會保險,但抽取高達兩成五的車資佣金。 它利用計程車業者良莠不齊的混亂市況,挾產業創新之名,營造一種不平等競爭,對傳統小黃司機不平等,對Uber的個體戶也不平等;最終,或許消費者短期獲利,但真正贏家,只有這家設籍舊金山的科技公司。 ![]() -----
為Uber即將暫時退出台灣市場之前,無論你感到惋惜或慶幸,這裡有幾篇文章,提供一點參考,為何滿嘴「數位創新」的共乘服務,會四處踢到鐵板。請注意,不只是台灣,Uber在許多國家都被判為違法營運。
MEDIUM.COM|由黃哲斌上傳
---- 「在全球各地,Uber至少面臨173件法律訴訟;在美國加州的一起判例,法官認定Uber的利潤來自乘客的里程數,是一種「收費攬客」行為,因此Uber不是科技公司,而是一家運輸公司。在加州另一項法案裡,明定任何以線上app攬客的乘車服務,都必須為每位乘客提供五萬到十萬美金以上的人身險,附帶三萬美金的財損險。 事實上,Uber對於各國法規的態度一向是消極、被動或漠視,除非被開罰或提起訴訟,否則盡可能規避企業倫理及社會責任。」 ![]() |
|
( 時事評論|財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