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7/07 10:54:48瀏覽996|回應6|推薦40 | |
《圖片說明:台東舊火車站前銅像基座》 Subject:歷史批判 批判歷史 人類的活動不斷的隨時間前進,而「歷史」正是統合這些的主要學科,是過去的靜態紀錄,亦可能是動態的呈現過程,歷史書籍的撰寫,更呈現了寫史之人與過往的人、事、物種種現象的交會結果,然而,過往的歷史往往由輔助君王之人所寫,所呈現的容易以官方角度書寫,隨著人們自我觀念的建立與變遷,對客觀要求越甚,相對的歷史的鋪陳上會有更新詮釋,加以稗官野史出現、田野史誌的加入、各項文物的保存等等,這些在經過一段時間後,都容易讓官方版的"歷史"重新被詮釋,並且產生更多面向的思維...,這些,也形成另一股的批判歷史風潮。古人唐太宗聖上曾云:「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見興替...」,夫歷史以明鏡,明鏡更以高懸,可以正衣冠、明心性,這些都可說是歷史的妙用。過往的"悲"推著人們前行,前行的真正動力卻非歷史而能造就,持續前行的積極力量需要新的燃料方能以另一種方式加速前進。 朝野的興替往往作為史時的見證,也可說是批判鬥爭下令一股主權力量的勝利,然而,當歷史的批判成果成為一個國家的施政主軸,您能說...這不像極另一股"毛澤東批判"風潮?唯一的區別只有...對象是古人,而不是所有的社會人罷了。或許在座的"歷史人"都已經習慣不停的考核與批判,也正在體會以及紀錄這些過程。然而我所知的歷史,有主觀也有客觀,實際上卻也非常難區分主觀以及客觀,甚至拿研究報告而言,難說沒有其主觀的成分,若太過客觀且空泛的論文更是被批評說"沒有見解",且字句在引述的是切性上,更是有太多人都對此打上大大的問號。在此其實非常希望能有機會讓杜先生教教我一些歷史"常識",一賭杜部長在中研院關於 蔣公介石先生的的相關研究,也讓眾學者得以求真、求善的方法重新審視這篇論文以及相關,進而以公開公正的方式了解真這份歷史批判的結果以及背後的意涵... 歷史沒有對、也沒有錯,唯一擔心的,是看不到史實,也沒考慮到實際應考慮的面向,而錯用了歷史。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