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地心引力 太空災難變感官饗宴
2013/10/08 15:11:11瀏覽1660|回應0|推薦4

 ●地心引力海報,取自網路。

■聞天祥 

儘管《地心引力》(Gravity)預告片裡只見珊卓布拉克(Sandra Bullock)一個人在那裡唉唉叫,但緊張的氣氛與驚人的視覺效果,都讓我對艾方索柯朗(Alfonso Cuaron)這部身兼編導、製片與剪接的新作非常期待。

柯朗的影像感向來強烈,前作《人類之子》(Children of Men,2006)甚至神乎其技以長鏡頭來拍攝飛車槍戰,速度與難度都令人嘆為觀止。可惜片子在台灣命運多舛,片商寧可放棄上映就直接發行光碟。這回有了喬治克隆尼(George Clooney)和珊卓布拉克加持,以及科幻類型包裝,《地心引力》終能讓觀眾見識他的能耐。

《地心引力》的劇情其實很簡單,片長也不長,一個半小時而已。講的是在艙外執行任務的太空人橫遭危險(果然,俄羅斯要負最大的責任),如何在無重力的狀態與有限的氧氣支持下,抵達太空站,還要再接連不斷的惡劣條件下,回到地球(中國的神舟號竟然也入戲還派上用場)。

老實說,喬治克隆尼這回只能算友情演出,雖然他的迷人特質,某程度上成為支撐女主角豁然開朗與堅持下去的力量;但這部電影幾乎是珊卓布拉克的個人秀!暫時撇下最擅長的瘋狂喜劇(screwball comedy)戲路,她即使只是漂浮、喘息、不是戴著面罩就是面對儀表板,卻展現了讓觀眾喘不過氣的演技,把首次升空執行任務的專業、孤獨、勇氣,甚至回憶裡的創傷,都詮釋得相當到位。

這個把科幻片拍成災難片的劇本,難的不在情節佈局與敘事結構,而是根據科學原理所設計的難關要有說服力而更需考究;更難的是要把這些點子化為令人摒息的畫面,達到感同身受的地步。舉例來說,片中有一半以上的時間,主角都處於無重力狀態,傳統的吊鋼絲會讓身體線條過於僵硬,艾方索柯朗再度發揮《人類之子》的長才,與技術人員成功地塑造出飄浮的輕盈感以及面對襲擊時移動的困難,一些主觀鏡頭與長鏡頭的設計,無論從技術或心理層面而言,都達到極高的水準。那種教觀眾彷彿置身太空的臨場感,甚至讓珊卓布拉克在地球上的畫面,相較之下反而陌生疏離。

雖然科幻片的視覺奇觀往往經不起時間考驗,鮮少能像庫柏力克(Stanley Kubrick)的《2001太空漫遊》(2001: A Space Odyssey,1968)因其獨到的美學與哲學,歷久不衰。但艾方索柯朗的《地心引力》至少在現時不同凡響,尤其3D電影濫竽充數的情況屢見不鮮,它是少數值回票價的感官饗宴。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uenblog&aid=893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