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老人不吃肉 易憂鬱
2013/09/02 20:51:56瀏覽1495|回應1|推薦9

●國衛院調查發現,貧血老人容易憂鬱。圖為情境照,非憂鬱個案。報系資料照

■李樹人

為了養生、清血路,許多老人家都習慣吃蔬果、少吃肉,不過,國家衛生研究院最新調查發現,如果少吃肉類會導至維生素B6缺乏,容易出現憂鬱傾向。老年人如果貧血,又缺乏維生素B6、葉酸,憂鬱風險將是其他人的七倍。

國衛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潘文涵研究員今天公布這項研究成果,研究證實,貧血(血紅素缺乏)、維生素B6及葉酸的缺乏,與老人的憂鬱情緒息息相關。

潘文涵指出,這項研究對象為1999至2000年老人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65歲以上老人,共1371人。研究人員以特殊量表來檢測憂鬱情緒,結果顯示我國65歲以上老人憂鬱情緒比率為31.4%。
研究人員進一步選定血紅素、血清鐵蛋白、維生素B1、維生素B2、血漿維生素B6、血漿維生素B12、血清葉酸等七大營養素,探討這些營養素與老人憂鬱情緒的關係。

結果發現,在七大因素中,以貧血與老人憂鬱的關連性最為顯著,女性血紅素如果低於12mg/dl,男性低於13mg/dl,就屬於貧血,心理憂鬱沮喪的風險是一般老年人的1.87倍。

其次為缺維生素B6,潘文涵指出,維生素B6不足的老年人心理憂鬱沮喪的風險為其他老人的1.58倍。如果維生素B6不足,葉酸又攝取不夠,心理憂鬱沮喪風險則高達3.6倍。

此外,貧血加上維生素B6缺乏,心理憂鬱沮喪風險則為2.8倍。如果貧血又缺乏葉酸,心理憂鬱沮喪風險是其他老年的2.3倍。要是貧血、葉酸及維生素B6缺乏,則憂鬱風險則高達7.13倍。

為何貧血及維生素B6、葉酸的缺乏等三大因素會導致老年人憂鬱?潘文涵解釋,這些因素恐造成腦神經傳導物質的合成不足,以及腦部供氧量不足,進而影響老人情緒及從事日常活動的意願。

高雄榮總家醫部高齡醫學中心老年醫學科主任周明岳指出,老年人如果常頭暈、無力、倦怠,就應到醫院抽血檢驗,如確定貧血,應找出原因,否則易憂鬱、失智等。

吃素老人要補充鐵劑、B群 

國衛院調查發現,貧血老年家容易憂鬱,專家指出,不少老人年偏食,以為吃素最好,偏好蔬果,而少吃肉,造成飲食失衡,加上胃部退化,吸收能力變差,以致貧血、營養素攝取不足。營養師建議,純素者最好額外補充B群保健品。

高雄榮總家醫部高齡醫學中心老年醫學科主任周明岳指出,老人貧血症狀為頭痛、頭暈、沒力氣、全身倦怠、注意力無法集中,臉色蒼白,沒有血色等。

導致老年人貧血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應先排除大腸癌的可能性,在找出病因之後,再對症下藥,如果是缺鐵性貧血,或是因為飲食不均衡所造成,就應考慮服用藥物、打針,或從飲食著手。

台安醫院健康事業發展部營養師劉怡里指出,缺乏蛋白質、葉酸、鐵、維生素B6等營養素就容易導致貧血。上了年紀的長者最好均衡飲食,不要偏好某些食物。

劉怡里表示,葉酸可以維持正常紅血球的生成,通常存在於菠菜等深綠色蔬菜,另外,南瓜、蛋黃、全麥穀物、香蕉、奇異果等食物中也含有豐富的葉酸。

至於維生素B6來源廣泛,包括豬肉、雞肉、鮪魚、鮭魚以及大豆、蜂蜜等食物都含有維生素B6。鐵的最好攝取來源則是動物性肉類,牛肉、豬肝、瘦豬肉,其次為蛤蜊、海鮮等。

國內吃素人口越來越多,周明岳指出,純素者不致缺乏葉酸,但維生素B6通常較不足,最好額外補充鐵劑、B群營養錠劑,以免因為營養素不足,而影響身心健康。

( 知識學習健康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uenblog&aid=8276196

 回應文章

Dr. Lee
2013/09/05 22:44

For each day, taking two B-complex tablets with 100% recommended daily value, eating chicken without skin, and playing Mahjong will keep you away from 憂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