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11/26 01:33:41瀏覽43|回應0|推薦0 | |
立報鄭姓記者&董小姐!一日內2篇便當文都爆「造假」 便當文竟是聽來的! 董小姐:對不起我犯了大錯 社會中心/綜合報導 「台灣人拒賣菲勞便當」風波延燒多日,甚至被菲律賓拿來大作文章,趁機打台灣一掌。發文者之一的董小姐21日遭台北市中山分局約談,到分局製作筆錄。頭戴寫有R.S.C.的帽子的董小姐,在鏡頭面前激動地向大眾道歉,坦承自己聽人家說的,「知道自己犯了大錯!」但她可能因此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恐遭裁罰。 被警方根據IP位址,找到的董小姐首度公開在鏡頭前露臉,她頭戴R.S.C.的帽子,並戴著口罩,看不出本人長相。面對一堆媒體記者逼問,她難掩激動情緒,希望各位媒體高抬貴手。她說自己犯大錯,當初也是在中和的便當店,從別的顧客口中聽來的。對於影響到社會氛圍甚至國家顏面,她說她對不起社會大眾。 前幾天堅稱真的,如今出面坦承是聽來的。董小姐解釋,自己只是平凡的小老百姓,當初PO文的用意也沒那麼複雜,她說自己連日來壓力很大,希望能儘快平息便當文事件。 菲律賓公務船濫殺我漁民,引發台灣政府、民眾強烈不滿,爭議數天後,15日網路上開始出現數篇「菲勞被排擠買不到便當,多虧我伸出援手幫忙」的文章,呼籲民眾不要遷怒在台菲籍人士,被網友大量轉發。 由於「便當文」內容多大同小異,遭網友質疑真實性,還整理出「六大疑點」,要求張貼便當文的發文者們「踹共」。不過,PO文的董小姐和潘姓男子卻關閉臉書暫避風頭,另一名便當事件的主角張正直到昨天才出面受訪,強調雖然此事是從同事轉述,但有經過查證,為了保護消息來源,堅絕透露該店地址。 由於事關台灣國際形象,九把刀也忍不住在臉書開砲「如果那間便當店承認,我會買700個便當給餓肚子的街友」。在昨天已和董小姐取得聯繫的他也再度發文,談到為求公正,希望能再找10位願保守秘密的鄉民,一起去跟對方見面,去那傳說中寧願站在外面給人罵一小時、也要吃的便當店走一趟。 貼「便當文」自稱目睹 董女淚崩道歉 【聯合報╱記者陳金松/台北報導】 2013.05.22 04:50 am 台北市警方昨天約談在臉書貼文自稱曾目睹拒賣事件的董姓女子,她大哭改口「也是聽來的」,向社會道歉,但仍否認杜撰。 警方表示,如確定貼文不實,將依違反社會秩序維護第六十三條「散布謠言、足以影響公共之安寧者」函送簡易法庭處理,依法可處三日以下拘留或三萬元以下罰鍰。 本月十九日,林姓男子到中山警分局民權一派出所「檢舉」董女貼文造假;警方查出董女身分,昨天下午通知到案說明。她表示,故事是本月十四日晚間在中和員山路與連城路一家便當店聽來的,加上「第一人稱」潤飾是要凸顯事件,希望國人善待菲籍人士,不要對立。 我被騙了…假便當文 四方報總編道歉辭職 【中央社╱台北22日電】 2013.05.22 09:26 am 網路流傳台灣便當店拒賣菲勞的po文被證實是造假,曾跳出來「作證」的四方報總編輯張正今天凌晨在臉書貼道歉聲明,表示請辭。 張正道歉聲明說,「我被騙了。是我的錯。對不起」。 他表示,台灣立報與四方報為同一報系,同處辦公,立報鄭姓記者的直屬主管為立報執行副總編輯廖雲章,而他是四方報總編輯。他與廖雲章多次向鄭姓記者確認「便當文」之真實性,也透過鄭姓記者約見「便當店老闆」,試圖查證。 他說,最終,鄭姓記者於5月21日晚間承認該事件是「聽來的」,為的是凸顯菲律賓移民移工目前在台的尷尬處境,而該名「便當店老闆」,也是找友人假扮,為的是圓謊。 聲明說,「對於鄭姓記者不誠實的行為,本人深表遺憾。本人對於此事求證與對外發言缺失所造成的社會困擾,深感抱歉。對於因為我而相信確有該起便當店事件的朋友,尤其愧疚」。 聲明表示,他先前即因個人因素向社內同仁表達辭意,此事之後將加速辦理。 發生在半年前的「便當文」事件,大部份的人應該忘了,媒體當然也不例外。台灣的媒體只會將「紅衣小女孩」、「清宮秘史」之類的老掉牙故事一再的翻炒,不斷地在「新聞」裡不斷地重複再重複播出(還轉頭,我說的就是你啊-東森財經!你問我為什麼還看,老爸要看,晚飯時間又躲不開來),其他的深刻一點的議題,只要熱潮一過,就什麼都忘了。所以最近又發生了「牛奶駭人」事件,雖然內容、過程、方法、手段都不太相同,但本質上都一樣的 - 媒體把自己當成「無責任流言系統」來運作了。基本上,以這種模式運作的媒體,與我們這種部落客的差別只有一地方,就是:有沒有錢可領而已。 董小姐被逼著道歉了,立報果然不愧為少數還堅持媒體傳統職業道德的台灣媒體之一,開除了記者,總編辭職道歉。雖然做錯事了,但是我仍尊敬他們,因為他們都是有良心的人。他們都是台灣人,沒有必要為極少數又完全不相干的菲國移工說話。便當文裡的事件或許不是董小姐親聞,所述又有點誇張,但不代表那些狀況完全不存在(可參考後面所引述的新聞)。或許不關心,或許是沒人敢得罪「善良的」台灣老百姓,媒體在追殺完了之後,就把事情放掉了。看到董小姐、看到立報,再看到某某還自稱八十分的媒體,實在是無言以對。 雖然這件事尚未蓋棺論定,但就算真的讓他抓到攙藥的酪農(說實在的,我不知道酪農為乳牛加避孕藥、抗憂鬱藥有什麼意義可言),那也算不上是八十分。因為那只是碰巧運氣好,完全不是依照科學。要有理論,要有機制,才能算是科學。不能看到那道光,就不負責地說那可能是飛碟。也許有一兩個可能是,但百分之九十九是垃圾,然後你還叫我要為你這堆垃圾發現忙得團團轉。哼!哼!是嫌社會還不夠亂嗎? 最近名人堂王文華寫了篇文章,談論台灣沒有人文與科學結合的人才,他其實引用例子錯誤,導致邏輯錯誤。若他引用台灣媒體當例子,應當恰如其分。台灣媒體很奇怪,明明不懂科學,卻把自己當神一樣,以為自己什麼都通,卻把真正專家意見棄如敝屣。其實他們只有一招:反正沒聽過的東西都是毒。 前一陣子,不銹鋼含錳,官員說:「錳是人體必要金屬元素」,所有的媒體都用「竟」「語出驚人」等語來形容官員失言。不過,不知道是不是後來知道至少要先去查維基之後再評論,自知理虧,沒繼續再追下去。但大部份的媒體,也沒有做後續的修正報導,我敢說現在很多人還是抱著先前媒體散播那種「錳」迷思,然後一直流傳下去。 談到這個很「錳」的新聞,在這裡要給我常常批評的聯合報一個讚,她做了一系列後續報導,把「錳」及「錳」便當的挑選做了一個很詳細說明。雖然所述不見得沒有問題,但已經很難得了。這才叫媒體,不是只會提問題,找問題,更要充實國民知識。可惜沒多久,在銅葉綠素的問題上,又犯了媒體無知卻又自大的毛病。 這種「無責任流言系統」現象在台灣是永遠不會停的,不但會惡化,還會如滾雪球般地將台灣down下去。因為像立報那樣的媒體太少,你有看過幾家媒體會道歉的。別說這種有爭議的事,連偽造照片他也會覺得自己有理由。 連官員都會道歉了,看到永遠不會檢討的媒體說官員是專業的傲慢,我只能...唉!...台灣島上顢頇何只是官員而已! (後記!最後總算是道歉了,還算維持了點格調。道歉很難嗎?為什麼世人寧願選硬拗,而不願簡單地就道個歉,以後有機會我會寫一個QBQ文章,去研究後面的問題。) http://iservice.libertytimes.com.tw/liveNews/news.php?no=807027 「我家的豬肉,不給『非人』吃,請不要槍殺我」!菲國公務船開槍掃射造成台灣漁民洪石成枉死案,激發國人怒火,彰化市華陽市場一群攤販們,今天上午發起「拒賣給菲律賓人食物」活動,他們在攤位前張貼寫有拒賣字的海報,用行動抵制菲國拒不道歉的態度,攤商強調活動持續到菲國展現誠意向台灣人道歉為止。 獲經濟部甄選為四星級樂活市集的彰化市華陽市場,是彰化地區頗有名氣的傳統市場,市場攤販看不慣菲國欺負台灣人的作為,市場內賣魚、豬肉、青菜、雜貨、麵食、水果等近10家攤商,今天自發性起拒賣食物給菲律賓人活動。 寫有拒賣的海報就貼在各個攤位前,「本攤位的魚不賣給菲籍人士」、「不賣『非人』,請不要槍殺我」、「我家的豬肉,不給『非人』吃,請不要槍殺我」,字字道出民眾對菲國拒不道歉的怒火。 響應活動之一的魚販吳錫義說,他的魚貨多數來自屏東縣東港鎮的魚貨,他對當地漁民特別有感情,菲國不把台灣人的命看在眼裡,實在讓人氣憤。 最後一篇新聞雖然與便當文無關,倒也能一窺菲國移工在台灣是否有被岐視的事實,這些事情,主流媒體是不會放上重要版面去關心的。 被迫搬家 「我們又沒犯法」 -- 「我們又沒有犯法,為什麼這樣被對待?」「我們是來賺錢,是要寄回菲律賓養家的,不是來喝酒鬧事的。」「我們不會是麻煩。」「剛住進來一兩天,警察就進宿舍,叫大家全到一樓客廳,要我們出示居留證,我們又不是罪犯,為什麼會這樣?」在桃園縣大訊科技公司工作的四位菲律賓移工溫斯頓、阿諾、藍蒂與美樂,對他們最近遇到的不友善事情,個個是滿腹委屈與不解,受訪時一股腦地吐露出來。 九月中旬,大訊科技雇用的廿名移工,在工廠附近的瑞聯社區租了一棟三層樓透天厝當做宿舍。一周後,引發社區居民連署並掛白布條反對移工入住,認為移工會影響房價,假日占據社區公園,讓老人小孩不敢靠近,引起社會關注。大訊基於敦親睦鄰考量,決定從善如流,訂於十月初遷出。 這事件如果發生在台灣人身上,有廿個台灣人在國外工作遭受同樣的歧視對待,外交部長早被叫到立法院備詢了。事實上,菲律賓駐台代表也高度關切,並且派員實地探望這群在異鄉工作的人民。 一位替這群移工抱不平的瑞聯社區居民表示,其實他們可以不必搬的,他們又沒有做錯事,何況社區另有兩棟房子,也租給移工住,到現在還在住。他認為,整件事之所以鬧這麼大,是因有地方人物介入。「在協調會時,就有人說出『小錢不出,現在要出大錢了吧』的風涼話,意指地方要大訊贊助十萬元守望相助費,大訊不肯出,才有這些麻煩」。對此,大訊科技特助陳鴻源表示,公司站在敦親睦鄰立場,很願意贊助里民,只是希望比照當地廠商一樣的贊助金額,而非出十萬元。 這群移工恐怕永遠都搞不清楚,在台灣,即便只是一個小小鄉里,都有複雜的利益糾葛,他們成了無辜的受害者。 移工阿諾說,社區的人遇到他們,有的居民的確會露出擔心害怕,或嫌惡的眼神,但也有的居民會主動打招呼,說哈囉。四位受訪的移工表示,他們並不是罪犯,但如果帶給居民不安,他們也極感抱歉。事實上,他們還記得假日在社區籃球場上,與小孩打球,進行一場「國與國」鬥牛賽的歡樂記憶。 十月六日,這群曾遭到不友善對待的移工,就要搬到距公司約二公里遠的新家,仲介公司事前已與附近居民溝通,一致表示歡迎新鄰居。其實,即便是趕人的瑞聯社區,也不是每個人都贊成這樣對待異鄉人。
|
|
( 時事評論|媒體出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