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珠梅抬故事 奇特民俗文化
2021/11/04 14:56:52瀏覽111|回應0|推薦0

漣源城北的龍塘鎮珠梅村,流傳一種名為「抬故事」的民俗,故事精彩、寓意深遠,是經過「耕作文化」和「梅山文化」長期浸染後,在婁底漣源這片土地上發展、成熟、創新而成的一種奇特民俗文化,也是梅山文化重要組成部分。

珠梅抬故事,又稱珠梅「故事會」、「出故事」、「扮故事」、「抬高」,既是一種借鑒戲劇造型的高台表演藝術,又是漣源市民間祈盼吉慶吉利的重要節慶民俗活動。講究「春許秋報」,即每年固定地舉辦兩次,核心傳承地為珠梅村。

珠梅抬故事是一種古老的民俗雜戲表演,一般由身著戲服的小孩站在抬起的四方平台上,表演各種故事;故事內容豐富多樣,表演形態獨具特色。一個桌子就是一個舞台,一個造型就是一個故事,所以稱抬故事。從故事中選定人物,又以人物表達故事內容。

婁底傳統音樂-新化山歌,是漢、瑤、苗等多民族文化融合的產物。它起源於先秦,興盛於唐宋,經明清傳承。

新化山歌句式長短有致,在表現形式和行腔特點上,除平腔(包括高腔)外,還有花腔、彈腔、波羅腔、滾板腔,以及鑼鼓山歌等多種演唱風格和表現形式。句式長短有致,俚俗方言襯詞較多,是美學價值極高的民間文學文本。

也是起源於新化的梅山武術,是中國武術中歷史最悠久,對古傳武術功法技擊保留最完整的優秀武術拳種流派。北宋熙寧五年,開闢梅山,置新化縣。梅山武術在保留實用性的軍事格殺型武術基礎上,發展出具有觀賞性的民間藝術型武術技藝,並於宋末元初,以黑虎教為旗號,正式創建梅山武術流派,流傳至今。

梅山武術在形式上保留著古老的傳統,功法獨特,技擊性強,無虛架花招;手法勇猛剛烈,靈活多變,攻守自如,多拳法,少腿法,下盤札實,步法穩健。有其獨特的器械,如:鐵耙、鐵尺、齊眉棍及日常生活用具條凳、方桌、長煙筒、雨傘等。

( 在地生活大陸港澳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udn011346&aid=170252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