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上帝與恐懼
2024/05/22 12:30:09瀏覽575|回應4|推薦45

窮人丙説,貧富差距壓得喘不過氣,對於國會及地緣政治,隨緣隨喜,無有恐懼。

富人甲説,貧富差距壓得喘不過氣,對於國會及地緣政治,嚇壞外資,頗有恐懼。

富人乙説,貧富差距壓得喘不過氣,期待軍工股能夠爭氣,長紅噴出,超越恐懼。

~關於貧富差距的意義,有實體數字的統計分析及心理剝奪的相對問題。

套用羅素的話説【如果可能,每個人都想成為《首富》】。

註1:創作遠因有二, 首先【民以食為天】真實不虛。

其次【有朋友抱怨它的軍工股不爭氣賠了好幾個萬】。

註2:英國羅素(1872~1970)在權力論説:

【人的慾望僅止於想像力的邊界,如果可能,每個人都想成為上帝。】

註3:羅素:為什麼人人都嚮往權力?⋯

https://youtu.be/YwmzytIlbds?si=EI7WSiMo4O1iYQ3p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u0928928469&aid=180640182

 回應文章

阿丙0.6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24/05/23 17:36

窮人丁

今天可以説是【悲欣交集】。

因為

紅了【軍工】綠了【營建】

小紅伴大綠,

贏了一隻雞輸了一頭牛。

~窮人丁未出現在文本,他生性保守,

以為兵兇有軍工股可以漲,承平有營建股得受益,

殊不知人算不如天算,【贏了一隻雞輸掉一頭牛】,

還好換有

【軍工】與【營建】不是互補而是互斥

的寶貴生活經驗。


中子(東籬居士)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24/05/22 19:33

確實,並非每個人皆以凡俗的致富為樂為追求目標喔。再分享一篇賞鳥感文。

有不甘平凡的人,不以一己之成就滿足為樂,發大志、大宏願,以地球環保、世界和平、國家民族興亡、芸芸眾生平等幸福為己任,寧願顛沛流離、受盡苦難,抛棄世俗的所謂榮華富貴,就是為了心中勾勒的理想和藍圖去努力。

<都會賞鳥>邂逅鵲鴝四喜兒-也談人生的喜和悲

https://blog.udn.com/jong2020/178467090

阿丙0.6(u0928928469) 於 2024-05-23 07:32 回覆:

歡迎中子(東籬居士)格主,謝謝留言分享

格主説【並非每個人都以凡俗的致富為樂為追求目標】

敬表贊同。

所謂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以篇概全,似有未宜,

然而食色性也,是所有生物的通性,人類縱有高雅的靈魂,

卻也受到肉身(需求、慾望)相當程度的束縛。

我們效法,甚至期待成聖成賢,所謂

【法天下之完人】【以英雄心行聖賢事】,

乃至如佛教地藏王菩薩的【地獄不空誓不成佛】,

引申【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摯性十字架也非每個凡人都能挑得起,

退而求其次,以自保不傷人為基礎,

其餘期待精進再精進。


阿丙0.6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24/05/22 17:23

本文中曾經提及關於貧富差距於【相對剝奪】的心理問題,

羅素説【乞丐並不會妒忌百萬富翁,

但他肯定會妒忌收入更高的乞丐。】

羅素50句智慧箴言,句句讓人醍醐灌頂(第2句)

https://youtu.be/6j8na5QVo4E?si=oInD-BeawNDUso-C

嘗試反面推論

文中【富人甲並不在意窮人丙的微薄生計,

而是難能容忍富人乙財富的超過自己。】


見賢思齊
等級:3
留言加入好友
2024/05/22 13:01

並不是人人都嚮往權力。

釋迦牟尼佛是太子,他就放棄了王位繼承,放棄了權力。伯夷、叔齊也都放棄了權力。達摩祖師是王子,也放棄了權力。范蠡功成名就,也放棄了功名利祿⋯⋯

仔細去找,其實能找到不少歷史記載的例子,都是活生生的例子,是事實存在。

而其中,名字沒有被記載的隱士們,恐怕更多。

不是所有人都站在「利益」的角度看問題的。


上善若水
阿丙0.6(u0928928469) 於 2024-05-22 17:02 回覆:

歡迎見賢思齊格主,謝謝留言分享

【並不是人人都嚮往權力。】

基本上沒有錯,格主列舉了許多歷史典故,

除了讓我增長知識外,也敬表贊同。

羅素説【人的慾望⋯《每個人》⋯】,

就數理邏輯來説是有問題,因為該所謂的【全稱命題】,

如同【愛情的眼睛裡是容不下一顆小砂粒】,

即只要能夠找出一個【反例】,就足以證成該命題為【假】,

例如【所有人都會死】的命題裡,是不能有一個【不會死】的例外。

羅素的意思大概是認為大部分的人,甚至是【絕大部分的人】

均有該等別於其他動物的【想像力】,即無有止境的【權力慾望】。

人文學科與自然學科的分野,前者處理涉有【自由意志】的【人】,

後者計算自然法則的【物】,前者是【經驗】,後者是【邏輯】。

以美國霍姆斯(1841~1935)大法官的名句為例,他説:

【法律的生命不是邏輯,而是經驗。】

道理不難,

由於法律規範的是擁有【自由意志】【人性尊嚴】的生物,

因此若按數理邏輯精準算計,恐有不宜。

另舉發現地心引力的牛頓於1720年南海股災慘賠失利後的感嘆,

他説【我能夠精確算準天體運行,卻猜不透瘋狂人心。】

【天體運行】是自然現象,是邏輯的課題,

【瘋狂人心】是人文現象,是經驗的課題。

最後還是要謝謝格主您,

讓我有更深入反省、思考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