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台灣茶「混」得兇~包裝茶葉中只要有1%國產 ,就可標示「台灣」
2010/01/08 06:27:00瀏覽4080|回應2|推薦19

這幾則新聞

看了令人心寒,

少數劣質茶商愛錢甚於關心我們的健康...

愛茶人只能自行小心,

一定要慎選買茶對象。

 

包裝茶葉中只要有1%國產 就可標示台灣 台灣茶「混」得兇 衛署把關不嚴遭糾正

  

大賣場自有品牌越南茶葉充台灣茶。
記者孟祥傑/攝影

   你喝的國產高山茶有可能99%都是越南茶!監委程仁宏、楊美鈴調查發現,依衛生署的認定,市售包裝茶葉中,只要有1%產自台灣,產地就可以標示「台灣」,因此國外進口劣質茶混充嚴重。衛生署把關不嚴,消費者成冤大頭,監院通過糾正。茶葉農藥殘留問題嚴重,農委會也一併遭糾正。

     楊美鈴指出,國內每年進口兩萬五千公噸茶葉,七成四來自越南,但市售茶葉或罐裝飲料沒有對產地標示規範鬆散,「不合常理。」

     程仁宏表示,市面充斥拼配茶葉,產地該怎麼標示,衛生署竟然循財政部進口貨物原產地認定標準管理,不同產地的茶葉混合,只要在台灣混裝,視為產品實質轉換地,原產地就是台灣。他批評,貨物和食品不同,衛生署放棄主管機關管理權,明顯怠忽職守。

     另外,自前年開始,有容器或包裝之食品必須以中文標示原產地,但衛生署查核流於形式,業者只要有標示就好,不管標示真假。程仁宏痛批,衛生署替業者背書,讓消費者當冤大頭,賣到假國產茶。

     此外,茶葉農藥殘留問題也相當嚴重。監委查出,農委會茶葉抽樣小組過去三年抽檢量逐年遞減,不合格率卻逆勢成長,去年不合格去高達一成一。衛生署訂定的國外進口茶農藥查驗規定,比農委會訂定的出口日本茶葉規範寬鬆許多,楊美鈴批評,政府兩套標準簡直不可思議,好的茶送出國,國人喝的就「青菜」(台語「隨便」)處理。

     監委為民眾食品安全把關,多次糾正衛生署,程仁宏無奈說,調查過程中,政府各部門互推責任狀況非常嚴重。例如拼配茶葉到底歸誰管,衛生署、農委會、公平會、消保會推來推去,就是沒人願意負責。「農曆年到了,又到了喝茶送禮時節,請主管機關做好把關工作。」

中國時報【林如昕/台北報導】

~~~~~~~~~~~~~~~~~~~~~~~~~~~~~~~~~~~~~~

1%是台灣茶 竟可標台灣生產

 

不肖業者進口低劣茶葉,充當台灣茶高價販售時有所聞,監委欲釐清權責,各機關卻大踢皮球。監委大嘆:「難道民眾喝茶得碰運氣?」糾正衛生署與農委會,並要求衛生署二個月內提出改善措施。

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長康照洲表示,對監察院糾正虛心接受,將嚴管上市後茶葉的安全性、適時修改農藥殘留標準,並著手研議混裝茶葉標示各產地來源的可行性。

到底誰是茶葉的主管單位?監委發現,衛生署、農委會說是公平交易委員會,公平會說是衛生署,消保會則說「上市前農委會,上市後衛生署」。

監委程仁宏、楊美鈴調查進口茶葉管理問題,發現衛生署對業者販售茶葉的標示要求,依據財政部「進口貨物原產地認定標準」,也就是一桶百分之九十九是越南進口的茶葉,只要有百分之一是台灣茶,就可以標示為「台灣生產」,非常不合理;而衛生署只查茶葉有沒有標示,不查標示真偽,法令執行沒有落實。

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食品組長蔡淑貞表示,茶葉採收過程的專責單位為農委會,至於上市後安全、採檢責任由衛生署負責,也包括進口茶葉的邊境查驗。至於產品標示問題,同時涉及食品衛生法與公平交易法,將積極與公平會協調,跨部會維護食品安全。

衛生署也指出,除了茶葉,許多食品也有不同產地但混裝販賣現象,衛生署去年十二月開始研議,擬規範茶葉、大蒜、稻米、花生、竹筍、梨、梅、香菇八項特定產品,同一包裝若有不同產地產品,必須全部標示來源及比率,否則違反食品衛生法,最快一月底預告,公告實施後提供業者半年至一年緩衝期。

( 知識學習健康 )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yj585752&aid=3666085

 回應文章

ffy
謝謝告知
2012/12/08 19:34
我們會小心選茶!

大美生菜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分享
2010/01/08 06:57

這就是行銷者和生產者消費認知的不同,

感謝分享交流,新年快樂唷!